|
成都网瘾心理咨询|成都心理咨询师诗媛姐:帮孩子戒除网瘾,构建亲子关系时间:2024-07-06 11:06 记录创造传奇,回顾从零到一的历程 【推荐】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兴起,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孩子甚至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手机上,所以家长们很担心孩子会沉迷于网络世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来自成都的诗媛姐姐,从事心理咨询12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社区心理服务指导员、企业EAP资深高管、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理事;有2+年公立戒毒医院专职心理咨询经验,为700余名戒毒患者进行过心理干预;有9+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运营经验,为50余所学校提供过心理服务。 如何建立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曾经有人问我:网络时代,谁都离不开网络,那世界卫生组织为何要把网游成瘾与吸毒成瘾划上等号?爱玩游戏会得精神病吗?爱玩游戏肯定不会得精神病,但是爱玩游戏如果符合“不玩就难受”、“完全离不开”、“超过12个月”等一系列标准,就有可能被诊断为网瘾。当然,真正被诊断为网瘾的孩子还有少数,需要到医院评估干预。但是,我今天要重点说的是,大部分处于灰色地带的孩子,也就是那些还没有达到成瘾标准,但你绞尽脑汁训斥、制止、封杀他们玩手机,却没有明显效果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要知道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原因极其容易被忽视,而且我觉得非常重要,就是同侪压力。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如果能及时关注孩子的朋友,或者孩子班级的氛围,帮助他克服同侪压力,其实可以第一时间把孩子从网络世界拉回到现实中来。当然它的解决办法也是最常见,适用于大多数孩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在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之前,我曾有一段特殊的工作经历,在一家公立戒毒医院为吸毒者提供心理干预。不难发现,吸毒成瘾和青少年网瘾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成瘾的本质就是利用大脑自身的奖赏系统让我们渴望得到奖赏,从而让“精神成瘾”摧毁我们的理性,让我们难以控制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初次吸毒的青少年和接触网游的青少年的经历,大多与同龄人息息相关。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主角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15岁男孩,名叫小明。因为上课被老师没收手机,就威胁父母请假。直到这件事发生,家长才知道孩子沉迷游戏已经半年多了。深入交流后,你会发现,小明一开始并不喜欢玩游戏,最多和朋友打打球,直到同学只约一起玩游戏,他无法融入他们随意聊的诸如主C、肝之类的话题,他才加入了网游战队。哎!他也在游戏里找到了现实世界所缺失的成就感。你看,家长的缺失关注,渐渐地导致孩子沉迷游戏。 他经历了从一开始同学都在玩,他不玩就会被嘲笑,到后来过渡到大家都在线等他,他不去就会不忠诚的矛盾心路历程。 所以同侪压力在导致孩子网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人以为游戏成瘾就是买装备、及时反馈等,其实不然。很有可能第一个诱因就是同侪压力,就像小明选择游戏是因为他想维持人际关系一样。 我们帮小明找到问题的关键之后,大家商量了一个方案:打造新环境+唤醒内在资源。 什么意思呢?我来引用戒毒治疗中常见的一种同伴协助的方法。当然,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并不完全是由真正的同伴组成的,主要成员是经过一定培训或被邀请参加成功戒毒治疗的人。但它最大的好处是同伴有共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容易相互理解,容易沟通。也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希望和信心。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孩子们发现在这个群体中,他们被教导的不是如何戒掉玩网络游戏,而是如何处理不良的人际关系,比如如何主动选择同龄人,如何拒绝同龄人的无理要求,遇到困难时向谁求助,那么他们会更愿意回到现实世界去体验更好的生活。当然,你会发现他们不再担心或焦虑自己会在同龄人压力下玩游戏,而是更有信心利用网络作为媒介,促进同龄人之间的积极互动。具体怎么做呢? 激发矛盾心态,让他自言自语,思考改变的原因 小明一开始不想改,甚至以为自己没问题。那该怎么办呢?你可以用这个盈亏分析表来跟他谈。它有5个关键问题,一定要引导孩子把所有的信息都说出来并写下来。 为什么喜欢上网,为什么不喜欢上网,不上网的利与弊,以及想戒掉网络的几个理由,然后在第六个方框里把这些理由写下来,就能直观的看到网络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对他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一旦“心里想玩,又不想玩”的内心冲突不断被激发,他就能关注自己的问题了。这个表格的魔力到底在哪里?想想看,青春期谁愿意听你的唠叨呢?所以,让他把想改变的理由写下来、说出来,是促使他改变的第一步。 一旦他写完,你就可以这样做: 首先倾听孩子沉迷背后的需求,然后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表达他的感受。例如:“我听你说不想玩,但是不玩好像很难,而且担心和同学的友谊会受到影响,是吗?”然后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提高同伴互动技能的行为层面。 然后你还要注意这些对话中他说的哪些话是带有变化性质的句子。例如,如果孩子说如果他愿意少花点时间玩网络游戏,他的父母会更开心。那么,立即问孩子:“他认为什么会更好?如果他真的这样做,还会有什么其他好的变化?” 聚焦诱惑场景,用“借力打力”强化变革动力 俗话说现实生活是痛苦的,而网络是一个享受和逃避痛苦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关心的最多的是同伴,其次是家人和学习。毕竟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支持他的人就是游戏伙伴。 要知道,如果孩子长期依赖这样的群体来逃避现实,肯定不利于促进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增加一招“借势拼实力”,即创造一个可以解决共同问题的新场景,用“同伴互助”的替代方式来满足社交需求。当小明下定决心改变,并注重提高社交能力时,他改变的动力就能得到加强。这里,我会用到另外一个表格,叫做《每日高四感活动评估表》。高四感指的是愉悦感、成就感、归属感、意义感。 怎么用呢?你带着孩子去体会这个表格里不同的选项,并逐一打分,一起寻找替代玩法。就像小明的新团队,小明发现自己喜欢编程,小A愿意组织活动,小B喜欢画画,小C喜欢协调沟通。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设定团队发展目标,准备以轨道交通为主题创作小游戏,把单纯的游戏升级为创作游戏。虽然目标挺大,但大人此时一定要介入,帮助他们把大目标分解成可以逐步实现的小目标。 你想把同侪压力变成积极的同侪压力,它就会成为一个成长群体。所以,你可以立即观察孩子的朋友圈,看看他们在玩什么,怎么玩。 · 务必携带每日高级四感活动评估表,并与您的孩子一起寻找网上无法提供的替代活动。 · 然后调动我们自己的资源,为有共同兴趣和成长目标的孩子建立一个积极的同龄人群体。 寻找亮点,构建安全线以维持承诺 我们知道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会有忍不住想玩游戏的时候,所以仪式感很重要,一定要让他们定期开会,轮流回顾每个人的高光时刻,不断唤起新的高四感体验,强化他们改变的动力。这样做的好处是构建一条维持承诺的安全线,既能激发成员内在资源,也能促进团队黏性。 比如小明一周玩了五个晚上,你不要因为又玩了就训斥他,而是和他讨论想玩却克制自己的成功经验,注意他没玩的那两个晚上做了什么。你想想小明这两个晚上在学编程,在搭建场景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建模障碍,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思考。那么,这个非凡时刻就会变成一次非凡的突破。这里肯定没有结束,要引导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如果这些时刻经常发生,我们是不是会更接近目标?” 事实上,在游戏创作过程中,他们会查阅资料、搭乘各种交通工具、研究城市轨道,甚至运用大量物理和数学知识。他们面临的现实挑战比玩游戏更大,但当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与现实生活的高层次感相联系时,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感和目的感会大大增加。 当然,为了减少修改过程的重复,可以这样做: · 小步原则,监督孩子做出的自我承诺。例如,我今天可以少玩5分钟,明天可以少玩10分钟,等等。 · 帮助孩子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当孩子遇到真正的挑战时,找出谁能在生活和心理上帮助和支持他,并帮助他保持决心。 还要提醒大家,青春期是青少年从家庭关系向同伴关系过渡的关键时期,但绝对不是家长退出的时候。所以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尽早关注孩子的同伴关系和心理状态,排查他们是否沉迷游戏,尤其要注意“不玩游戏就没有朋友”这样的警示信号。 最后我想说: “戒掉”网络不是逼自己戒掉,而是找到一个好的替代品!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