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少年抑郁心理咨询|CC 讲坛第 53 期:林紫谈抑郁为何更喜欢对好学生下手
以“和而不同 思无界”为主题的第53届CC论坛于2023年4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子心理机构负责人林子出席活动并发表题为《抑郁更倾向于瞄准“好”学生》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林子,很高兴在春天和大家见面。然而,春天不仅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抑郁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开学之际,青少年抑郁,由此引发的自杀事件也更容易发生。危机接踵而至,令人担忧。
那么,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青少年抑郁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好”学生。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听到、受到感动,然后一起行动,为孩子做一些真正“好”的事。
你可能会疑惑,经常伴随着鲜花和掌声的“好”学生身份,怎么会和抑郁扯上关系呢?事实恰恰相反,“好”学生不仅和抑郁扯上关系,而且是抑郁的高危人群。
美国心理学家斯宾纳总结道:“抑郁常常袭击那些最有雄心、最有创造力、最勤奋的人。”
这句话也形容了孩子们。25年来,临淄心理所接待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来访者,其中90%以上来自国内外知名学校,90%以上是或曾经是尖子生。这些孩子中,至少有一半有过自杀想法,约8%的人自杀身亡。这一数据与《2020中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发布的数据基本一致。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症发病率为7.4%,抑郁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高出20倍,自杀成功率在15%至25%之间。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仅次于道路伤害、肺结核和人际暴力。
这些数据令人心碎,也引人深思:是什么让这些幼童患上抑郁,甚至自杀?又是什么让“好”学生成为抑郁和自杀危机的重灾区?
十几年前,我接待了一位叫小K的来访者,他来自一个小山城,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终于考上了国内一所顶尖大学。可当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非但没有高兴起来,反而发现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的父母在通知书下面无意中发现了他的遗书,紧急带他来咨询。他终于敞开心扉说,高考以前是他唯一的目标,但现在他拼尽全力才得以实现,他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将会是什么。再说大学里肯定有很多优秀的人,而他什么都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还不如做一个……我希望自己早点死掉,这样我的父母就可以攒点钱来抚养我的弟弟。
我问他:“你希望父母怎么做才能‘养好你弟弟’?”他哭了,随后卸下乖孩子的铠甲,把从小积累的委屈和痛苦全部倾吐出来。
他说,小学时,每听到父母说“我们辛苦挣钱都是为了你”,他就会愧疚,认为自己每门课都要争取第一名,才对得起他们,如果做不到,就会偷偷掐自己;初中时,他与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关系密切,父母当着同学的面说“我儿子小K以后要考大学,你别影响他了”。他从此再也没有交过朋友;高中时,他患了抑郁症,经常失眠,不愿意住学校宿舍,父母却说:“你这么优秀,怎么就过不去这个难关?”青春期时,他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但不敢照镜子,因为父亲曾把所有的镜子都摔碎了,摔碎的声音伴随着“娘娘腔”的指责,至今还在耳边回荡,让他感到羞愧……
小K说,自己死了,父母就不会那么紧张,弟弟也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父母在旁边哭着说:“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我们那么爱你,我不知道我之前的行为,伤害了你这么深!”
小K说:“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和你说话,周日不想回学校……这些都是在告诉你我很抑郁,但是你不明白!”
父母委屈地说:“我们以为你只是青春期叛逆而已……”
小K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抑郁好学生”的很多共同特征,比如:
认知层面:像小K这样的“好学生”往往并不认为自己真的好,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好”都是被父母、学校、社会单一评价标准所胁迫、压制的,他们总是活在别人的眼里,把别人的成绩等同于自己的人生,缺乏真正的自我价值感,一旦外界发生变化,或者自己的努力不再能被取代,失去原有的认可时,就会觉得人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
在情感层面:小K经常感到“累、孤独、害怕”。累是过度追求知识学习导致身心疲惫的表现;孤独是缺乏同龄人友谊的表现;害怕是因为生活在“好学生”光环下的孩子,习惯以听话、避免犯错来赢得外界的称赞,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甚至负面情绪也会被他们视为缺点,不敢如实表达。他们爱父母远超大人的想象,也更加渴求父母的爱,害怕自己不够好,失去父母的爱,于是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直到身心超负荷、精疲力竭。
行为层面:小K们往往表现出超越年龄的自律与努力,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都具备“喜欢挑战与自我超越,取得成功时感到开心与喜悦”的“高成就动机”人格特质,也不是他们都有很强的内在动机,而只是单纯因为习惯性的讨好他人的行为模式,或是家庭中过多的责任,赋予学习过多的额外意义,让他们既感受不到学习本身的快乐,也感受不到学习本身的乐趣,而无暇去探索和培养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甚至失去了玩耍的能力,因此一旦达到深造的目标,就再也无法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与方向;
此外,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动荡期,身心变化很大,就连行为端正的“好”学生也不例外。但同学、家长、老师往往认为,学习好的人就应该各方面都好,大人不用操心。于是,一方面孩子也这样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身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当他们看似完美的时候,终于有一天承受不住了,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 . . . . .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个层面,家长、学校、社会如果能较早地了解孩子的真实处境和身心需求,并及早做出调整,就有可能降低青少年抑郁的高发率,防止重大危机和遗憾痛苦的发生。
另一方面,家长、学校和社会也需要反思:过去哪些做法导致“好学生”患上抑郁?哪些做法不仅不能帮助抑郁儿童,甚至可能加重他们的问题?
以父母为例:
说到“好学生抑郁”,家长往往有两种集中的表现:
有些家长被孩子的问题蒙蔽了双眼,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常常被好学生的光环所掩盖,以至于大人常常忽略孩子优异的成绩和笑容外表背后的痛苦和困惑,以为他们应该没事。结果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笑抑郁”的乖孩子,他们外表阳光、完美,从不表露负面情绪。这样的孩子是最危险的,这种类型的家长为数众多,是需要特别警惕的重点群体。
有些家长抑郁问题的存在,害怕承认孩子患病会毁掉自己的完美。大人越否认,孩子越痛苦,羞耻感越强,视之为孩子的污点,拒绝就诊治疗。早发现、早干预,本来对孩子更有帮助,但等到病情无法控制,才后悔莫及。
在此提醒大家:不要担心确诊抑郁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其实,只有家长去除污名,和孩子一起面对疾病,孩子才会得到真正的支持,才会知道:生病的是你,不是你自己。同时,家长要记住“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信任、配合医生、心理医生的专业意见,按时适量吃药,多运动和晒太阳,采取适当的心理应对措施,必要时住院治疗。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在专业的帮助下缓解焦虑,共同为孩子的康复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家长因为不愿意给孩子用药,而拖延了孩子的治疗。其实,中重度抑郁的治疗,需要借助药物来调节脑神经递质的分泌,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理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除了小K这样的“好学生”,还有一些孩子,虽然在家长眼中不算“好”,但也受到了“好学生心态”的影响。
例如,14岁的小D有一个表弟,经常被人视为“别人家的孩子”,但他自己的学习成绩却很平庸。父母经常拿他和表弟比较,让他心里很难受,也想成为像表弟一样的人。他是一个好学生,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虽然他在体育方面很有天赋,还得过很多奖,但他还是很自卑。有一天,他起床晚了,爸爸随口说:“你弟弟就是这样的,好学生都努力学习,你有什么资格偷懒?”小D突然崩溃,对爸爸大喊:“我不是好学生,我该死!”请直接打死我吧!”他的父亲也被激怒了,男人一巴掌扇在D脸上,他转身,打开窗户,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幸好楼层不高,D只摔断了尾骨。住院期间,父母再也没有提起过表哥,但他依然每天都做噩梦,每次都梦到自己马上就要领到“三好学生”的奖杯了,却突然从高高的领奖台上摔了下来,奖杯也摔得粉碎,散落在身边的地上……
网络上有一个名为“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的群,是由一群正在觉醒、正在自我拯救的年轻人组成的,他们表示:“好学生心态包括高度服从、重视他人的正面反馈、害怕犯错、习惯性奉承、过度反思等。”
其实,好学生心态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好学生,还有像小D这样想成为大人眼中“好学生”的孩子。他们潜意识里接受大人的评价标准,认为只有当好学生才能成功。只有自己活得值得,才能得到大人的喜爱。至于自己擅长什么,那都是没有意义的。当这样的想法遇到青少年的大脑,悲剧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
为了更好地防止悲剧发生,我在《生命教育的7堂课》一书中建立了生命教育的心相模型,从习惯、物质、心智、智慧四个层面指导大家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危机干预是第一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立即行动起来。具体的方法大家可以在书中学习,但今天我想分享的是第一层级,“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指我们作为人都会有的一些与生俱来的特性,比如贪婪。这个层次的练习简单而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认识自我,改善亲子关系,防止“好”学生抑郁。具体来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反思一下当天自己对孩子产生了哪些不满,检查这些不满分别对应着自己的哪些贪婪,然后慢慢放下自己的贪婪执念。
其实,无论学习好坏,大部分孩子都在努力争取认可,和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难处,既然生活已经够难了,就不要再为孩子添堵了。作为父母,我们只有放下自己的贪欲,才能成为孩子的恩人,帮助他们实现不同的目标,而不是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当然,我们对抑郁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想给家长们一些重要的提醒。
首先,要学会区分青少年叛逆和抑郁。如果某种“叛逆”状态持续两周以上,孩子的睡眠质量和食欲持续下降,孩子对任何事物、任何人都失去兴趣,如果表现出自残或其他行为的迹象,经常提到“死亡”或“不想活了”,那么他或她就不再是单纯的叛逆了,必须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把危机变成机遇的关键是记住:一个原则——它不是问题,而是一种需要。这意味着:当孩子持续表现出家长认为是“叛逆”的行为时,不要将其定义为孩子的问题,而应该将其视为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孩子急需心理帮助。
其次,我们要了解抑郁的一个常见特点就是“早晨严重,晚上好转”,也就是说,早晨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最容易引发自杀行为,所以家长要特别小心,确保有人时刻陪伴孩子。
对于青少年来说,预防冲动自杀尤其需要注意。家长需要立即学会和运用的“技巧”之一,就是闭嘴、少说话、多倾听,尤其在孩子情绪激动时,拥抱他们比争论是非对错更重要。家长一定要记住,人类大脑额叶要到20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有的可能更晚,额叶是情绪的刹车,影响调节情绪的能力强弱。
另外提醒的是:如果孩子得了抑郁,家长也一定要一起接受心理咨询,因为生病的不只是孩子,而是整个家庭系统。
小D康复期间,父母走进咨询室,第一次开始面对自己的问题,开始明白:成绩差,不代表孩子不好;
小K的父母也陪同儿子接受了长期的心理辅导,我们一起完成家庭心理学作业,通过角色互换体会彼此的情感,一起完成《家庭歌曲》的创作,编写家庭文化手册,重新发现了生活的意义,尤其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的意义。
上海封城期间,小K打电话给我,商量如何帮助室友缓解焦虑,通话结束后,他给我发了一张照片,并留言:老师,我想和您分享一下我的近况,是这个从危机中重生的大男孩养在宿舍窗前的一盆花。
这盆花让我想起10多年前收到的另一张鲜花照片。照片是临子心理机构成都分院的一位咨询师发来的,她发照片的时候,刚结束一次长期来访。她说,咨询结束时,咨询室桌子上的鲜花在她和来访者面前悄悄绽放,让她们俩都感动不已,来访者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那是她的生命之花。我的咨询师伙伴回忆起临子机构25年来始终不变的信念:专业和爱,让每一个生命都如花般绽放。
我认为,人生就像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美丽,所以我们可以“各得其美,共同分享美丽”;同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所以我们可以“各得其美,共同分享美丽”。好,我们一起分享吧
当越来越多的成人愿意放下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好学生”的单一执念,修改、丰富“好”的定义和标准,明白人格完整、身心健康比好成绩更重要时,孩子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遵循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绽放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花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
讲到这里,你或许明白了为什么“好”学生这个词要打引号了,如果“好”学生这个单一的标准不改变的话,青少年抑郁、自杀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而这才是最让人心碎的。
在青少年抑郁、自杀现象不断上升的当下,虽然作为专业人士我们有丰富的危机干预经验,但很多时候却感到力不从心。我们迫切想呼吁大家一起努力,学点心理学,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防范和救助技能,一起守护好我们爱的孩子们,陪伴更多的孩子活出生命的真谛。这也正是我今天站在这里,也是我写下《生命教育的7堂课》这本书的初衷。
我在书中写到一个愿望:用这本书的版税收入,成立一个家长志愿者组织,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倾听孩子真实的声音,让更多的孩子在危机时刻多一份信心。
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你在这里,因为我在这里,因为大家在这里。
谢谢大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