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青少年自杀悲剧频发,心理老师能做些什么来预防?时间:2024-09-01 11:05 让你不再孤独成长 节省时间,轻松工作 相信各位老师也都在关注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楼身亡事件,目前调查结果已经出炉,从监控等证据来看,这个年轻的生命确实是自杀身亡。 据新华社报道,“警方调取了小林生前的聊天记录,发现他自我否定,过度焦虑。在与同学的聊天中,他说:‘我每天都想着49号楼,希望通过跳下去,摆脱所有的烦恼。’” 青少年自杀这样的悲剧近年来频频发生,也引起了我们会员组老师们的关注。作为心理学老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防止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助教为老师们准备了一些预防自杀和自残的资料,请滚动到文章末尾获取! 数据包截图 一 青少年危机事件为何频发?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但也是自杀风险较高的群体,青少年自杀往往具有冲动性的特征。 ①很多青少年自杀企图的动机是为了表达敌意或吸引注意力,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自杀。因此,生活技能训练是预防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训练,可以教会他们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让他们认识到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最理想的方式。 ②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多与学业有关,教师需密切监测学生的心理状况,鼓励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对一些高危人格群体(如偏执、过度内向、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等)和高危家庭群体(如破碎家庭、父母粗鲁、家族有自杀史等)要特别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服药过量的比例很大,因此从社会到家庭都要加强对毒品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更大程度上减少悲剧的发生。 二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预防自杀和自残? 首先,我们要对自杀、自残行为有一定的认知和简单的评估,有些文章提出了自杀前的迹象,帮助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自杀的想法。 人民日报健康版截图 青少年自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预防青少年自杀没有简单的答案。 最重要的可能是那些有过自杀想法或自杀经历的青少年。他们不是“威胁吓唬人”。一项实验追踪了1018名自杀未遂者,在14年的跟踪研究中,6.7%的人死于自杀。 有没有办法可以长期帮助青少年在医院接受治疗但出院后却得不到支持的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 ||||家庭如何帮助他们的孩子?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场所,是他们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避风港,家长应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与孩子沟通,理解和支持孩子。 倾听青少年,即使你认为他们的烦恼“微不足道”。成年人眼中的小事,对青少年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青少年对社会压力非常敏感。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容易冲动和过度敏感。当他们遇到某事时,他们会做出错误的反应,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家庭不和、学业压力、交友受挫、经济困难……每个青少年都会遭遇这些负面事件,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们不会完全丧失勇气和信心。 同时,家长也千万不要觉得“得了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可耻的”,生病并不可耻,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寻求医疗帮助。 ||||学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学校也可以发挥重要的干预作用。 一方面,学校可以防治校园欺凌,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举办预防自杀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减少青少年自杀想法。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危机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学业困难、家庭困难或遭受欺凌的青少年,确保他们在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专业的帮助。 ||||社会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自杀更多的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不是个人品格问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出版了预防自杀的专刊,其中提到了三个层次的预防措施: ①对全民进行普遍干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心理健康服务,使人们更难获得自杀工具,最后,让媒体在报道自杀时更加负责任,比如“不明确描述自杀方式、不提供自杀地点的详细信息、不使用未经剪辑的视频片段”……不要引发“自杀传染病”。 ②针对“脆弱易感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如加大热线电话等求助渠道的宣传,培训专业人员识别高危人群等。 ③针对“更具体的脆弱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如对自杀未遂者进行医疗结束后的持续随访、提供社区支持等。 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设立心理热线 课程还针对家校社区联动三级危机干预做了详细的指导!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详细了解。 福利插入 立即注册即可享受巨额折扣! 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17日17:00 关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这应该是目前市面上最专业、最贴近一线需求、最具有实践性的心理学教师培训课程。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