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少年抑郁心理咨询|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青少年抑郁症:探索发病根源,解决潜在动力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带来的社会影响也很大。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如何识别和应对中小学生抑郁抑郁》,介绍了青少年抑郁的表现和应对方法。这次,我想带领大家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抑郁的特征。
如果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待抑郁,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当我们帮助青少年解决抑郁问题时,更重要的是解决疾病的深层动力,而不仅仅是症状本身。
我经常跟家长们说,抑郁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是心理问题的症状,而不是问题的根源。孩子患病的原因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发育情况和环境信息去理解。
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极大冲突的时期,他们需要通过探索和发展来获得身份认同,此时他们刚刚进入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体内激素的快速变化让他们很难正常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
因此一旦遇到一些情绪事件,他们的情绪波动会比以前更加剧烈,这种波动的程度和孩子本身的性格基础有关,有的孩子会比较稳定,有的孩子则比较动荡,但这个时期也必然会发生冲突,因为他们需要面对权威人物,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第一个心理冲突来自于与权威(多为父母)的斗争,他们需要在心里确认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听到自己的声音,如果此时父母的声音太大,淹没了孩子的声音,那么孩子必然会产生反抗。
但如果此时压抑了叛逆,或者父母不给孩子叛逆的机会(父母没有犯错,一切都“对”),那么孩子的攻击性就无法释放,转向自己。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抑郁就是转向自己的攻击,感觉自己没用,没有价值。
反抗被压制我们都明白,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父母不给孩子反抗的机会在生活中是比较隐蔽的,很多人可能会忽略。
记得曾经有个孩子在咨询室里坦白:“我的父母总是对的,他们没有错,但是我心里很不舒服,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我说他们错了,他们就会用他们自己的逻辑来说服我。后来我只能伤害我自己,那时候心里好受多了。”
大部分自残的孩子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割伤自己时感觉的不是疼痛,而是一种释放。当他们想探索自己思想的领地时,却无法前进。因为父母总是对的,他们没有正确的立场。父母用“正确”来捍卫自己对错误的恐惧。如果孩子是对的,可能会导致父母的彻底失败,然后孩子会感到无比内疚(孩子看到父母无法忍受自己“正确”的攻击)。
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没有空间给孩子,孩子更像是需要崇拜和保护的艺术品,或者像是让父母获得自我控制感的附属品,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无助感,身份认同也就失效了。
另一类抑郁儿童是在学校遭受人际疏离感的儿童。他们似乎被小团体排斥,很多时候这可能是他们个人的感受。他们周围的人并不觉得自己被排斥。他们觉得学校里的同学会谈论他们,或者觉得自己不够好等等。
学校里的人际关系是导火索,但不是真正的原因。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从家庭到社会群体的过渡期,如果家庭关系好,那么大部分孩子在过渡期都会比较稳定。如果前期家庭基础不牢固,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青少年抑郁意味着失去了客体,或者失去了对客体的爱。换言之,他们无法感受到被爱和支持,在人际关系中失去了自尊的需要。他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人喜欢他们,每个人都讨厌他们。
所以他们通常会感到被抛弃,而有些青少年则会形成相反的态度,认为身边的每个人都不好,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因为如果他们把问题归咎于自己,他们会更加失败。
这一类型的青少年性格孤僻,不愿意上学,不愿意见人,对人际关系充满恐惧和排斥。
无论是无法释放攻击性,还是人际关系的失败,都和青少年自我(自我连续体)的瓦解与崩溃有关。
自我的形成与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有关。青少年时期是自我修复和成长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自我到底是什么?我们大概可以简单理解为: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是否值得被爱。
当一个人确认了自己的状态,明白了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遇到困难有什么解决办法、谁会留在自己身边等等之后,他就能很好地与世界相处,包括如何生活、学习、工作。
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自己的特点,适合做什么,想往哪个方向走。那是一种独立的状态,同时又能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不会太过依赖,也不会太过逃避。
青少年期是完善这个过程的时期,他们可以冲出去与社会“搏斗”,寻找平衡,也可以累了就退居家庭休养,等身体恢复好了再出去拼搏,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锻炼自己的“肌肉”,越来越有能力应对日后的各种情况。
一旦战斗失败,回家的退路被堵住,他们的自我就会崩溃,抑郁自然就会随之而来。
Blatt还将上述解释与实证研究的支持相结合,发现可以把抑郁分为“内投性抑郁”和“依赖性抑郁”。
内射性抑郁的特点是对自我的认识存在缺陷,总是自我批评,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经常感到内疚,感到挫败,没有自主感和控制感等,会感到无能为力和空虚,渴望获得很高的价值感,追求完美,有很大的野心和强烈的自我怀疑,对他人的否定和批评非常敏感,常常被这些批评,包括自我批评所折磨。
这类个体容易出现自杀风险,可能在早年遭受父母的忽视或排斥,或受到过度控制,如寄养、留守照料和隐蔽照料。这类个体很难通过短期治疗改变,通常需要长期、更深入的心理动力疗法。
依赖型抑郁的特点是在人际关系中难以发展出令人满意的关系,经常感到被抛弃、失落和孤独。他们一方面需要努力争取独立,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依赖。
因此他们对别人的反应特别敏感,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别人的行为。这一类人通常来自“纠结型”家庭,因为父母在心理上过于干涉,导致界限不清,让孩子患得患失。
他们也会因为很多身体症状被带去看医生,这其实是他们引起重视和关心的一种方式。这类人对各种治疗的反应都相对较好,重要的是治疗关系稳定。
上述分类只是从理论角度理解,但一个个体可能同时具有内射和依赖的特征,因为大多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相互影响的问题。因为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也会导致客体的无反应,从而导致关系的失败。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抑郁与严酷的超我有关,超我认为个人的需求和感受是坏的,是不被允许的;与对自己和他人的理想化期望有关,超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有相对较高的道德标准和正义感。
我个人觉得这些还是跟自我的发展有关,他们没有办法整合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所以需要抓住一端,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我们都知道偏执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这也是他们背后的驱动力。
人们很难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总是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能让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他们更容易出现所谓的“问题”,因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能给青少年成长的空间和发声的机会,他们就没必要自己去生病。如果遇到生病的青少年,我们也可以回头看看,是不是我们挤占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这时候,我们需要退一步,而不是往前挤,甚至不让他们生病。
抑郁的主要目标是生存,而不是死亡。那些表现得像想死的人其实还想活下去。当我们遇到抑郁患者时,我们希望不要挤压他们的自尊空间,让他们以这种方式获得关注。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关注,而不是帮助他们解决“疾病”的问题。只有先被理解,先存在,我们才能活下去。
参考文献:Catty编(2020)青少年抑郁治疗手册-短期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文字:王丽芳编辑:尹水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