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少年抑郁心理咨询|高二班长突然厌学,心理咨询揭示初中征兆,家长如何应对?
小何今年是高二学生,担任班长。他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就是“优秀”的代名词。当然,他的父母也为他感到非常自豪。他的高考目标是211或者985。
让家长没想到的是,小何会突然说“我太累了!我不想去上学!”。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晴天霹雳,难以置信。 “为什么”成为萦绕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家庭气氛最差的时候。爸爸妈妈叹了口气,小何把门锁上了。最后,父母带着小何去了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沟通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小何的症状早在初中时就开始出现了。
初中被忽视的表现
最终变成了高中的一种病
初三的时候,面对中考的压力,萧何已经厌学了,成绩一度下滑。那段时间,他不想和任何人交流,一个人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有时我无缘无故地烦躁,会把书扔在地上。
虽然后来他很努力,但还是顺利升入了高中。但在新环境中遇到的同学都更好了。别人看上去很容易就能学好,而他却需要动用脑子的力量才能勉强跟上。
这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也许我不擅长学习?面对优秀、尖子生的评价和称号,以及父母的厚望,他的神经更加绷紧了。
最近,小何发现自己面对课本和习题时突然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他读过的书,做过的练习,根本无法进入他的脑海。家长们认为:“高中压力肯定很大,但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熬过去不是更好吗?熬过去了,你就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了!”虽然他们认同孩子的努力,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如果塌了,只能说明孩子意志不坚强。
高考的压力、同学的竞争、父母的期望,让他焦虑、烦躁、抑郁。最终,绷紧的绳子断了,引发了抑郁。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病例不断增加。 2021年10月发布的首份《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2-16岁儿童患精神疾病的概率明显高于6-11岁儿童。其中,12岁以后,抑郁和药物滥用障碍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今年,发布了《2022年全国抑郁蓝皮书》。最新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患病率已达15-20%,其中一半是在校学生。
心理中心治疗的大多数抑郁青少年都是高中生。经过咨询、了解和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在高中被诊断出来的孩子,其实在初中就患有抑郁,只是被自己和家长忽视了。当孩子出现身体反应,去医院治疗,医生说需要吃药时,家长就会开始担心。 “事实上,很多人在进入初中、进入青春期后,就会开始出现更多的情绪波动。然后当他们真正开始寻求帮助时,大多数人都在高中。”
为什么是初中和高中?
青春期遇到不被理解的环境
《2022年全国抑郁蓝皮书》数据还显示,86%和68%的患者认为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初中和高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此时的他们正在重建与父母、学校、社会的关系。矛盾和压力集中在这些方面。
青春期儿童的成长
一般来说,10岁到20岁之间的时期被认为是青春期。当孩子进入初中时,他们就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体内的激素正在发生变化,他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微妙的是,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父母却还没有适应。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从乖巧的孩子变成了开始有自己想法的青少年。这就造成了隔阂和不理解,形成了所谓的“代沟”。压抑的情绪为抑郁铺平了道路。
其实,不能一味地责备父母。他们注意到了孩子的变化,但他们只是认为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 “青春期的孩子不就是这样吗?他们认为自己很酷,不想关心别人。他们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不喜欢和父母说话,喜欢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
进入青春期后,受体内荷尔蒙变化的影响,孩子的情绪调节力和稳定性大不如前,与家人的关系也不那么融洽。因此,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忽视甚至忽视,这也是这个时期孩子容易出现抑郁的原因之一。
成绩和进一步学习的压力
初中阶段,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挑战无疑是中考。学业成绩被家长视为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普通职业教育分流”,让家长们非常恐慌。
父母常常以自己作为对孩子要求的参考:“你连高中都考不上吧?以前我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都能考上大学,现在,我给了你这么好的物质条件。”你为什么不努力学习,为什么达不到我原来的境界?”
通过中考后,孩子和家长面临着更加激烈的高考考验。这意味着,在初中、高中的六年时间里,他们一直都很努力,很努力。
受政策和社会环境影响,家长们越来越焦虑。尤其是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是211、985甚至博士毕业生的家长,他们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阶层,希望孩子有新的突破。然而超越父母的层面被提升到了学历教育的巅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挑战。
另外,虽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提高了,但他们的育儿技巧和教育意识却没有提高。他们的儿童模式仍然是从上一代人那里学到的。所谓被推崇和鼓励的“爱的教育”,很多家长都没有做到。
“爱”本身需要一颗充满爱和相对平静的心才能实现。父母这一代人并没有在“爱”的环境中长大,也没有学会如何给予“爱”。换句话说,家长本身也是教育应对模式需要改进的一代。他们自己并不完美,但对孩子的要求却极高。父母一方面追求孩子更高更强,但另一方面却不知道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支持。供需失衡引发更大矛盾。
孩子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的冲突
当孩子进入初中或高中时,他们首先会适应新的学校和新的同学关系。青春期儿童的认知和友谊模式较童年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朋友不再只是单纯的在一起玩乐,还承载着孩子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考。
初高中的孩子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建设的关键时期,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探索正在进一步深入。然而,老师教的东西、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和现实中的很多东西却相差甚远,让人不知所措。当混乱的社会现实与理想的美好不一致时,他们就变得更加迷茫。
现在很多孩子都像大人一样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而不被理解。他们对自己、社会、人生的诸多疑问未能从父母和学校那里得到理想的答案,从而导致认知上的偏差。错误越积越多,而且没有解决的渠道。当数量变得难以承受时,如果超过了心理负荷的承受能力,最后一根稻草就会落下,你就会被打败。
把孩子当孩子一样对待
及时发现并伸出援手
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薄弱环节。如果不及时发现抑郁的迹象,任由其肆虐,将会给孩子及其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那么,家长可以做哪些早期干预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呢?
早期主动干预
患上抑郁后寻求帮助更多的是补偿和救助。心理咨询咨询师也建议“预防胜于治疗”。父母的精力、金钱、生命成本都会低很多,干预效果也是最好的。一旦孩子患上抑郁甚至达到重度抑郁的程度,就会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和认知能力造成很大的损害。一旦发现孩子有抑郁迹象,应及时梳理、化解,防止情绪累积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如果家长有更多的认识,可以定期进行家庭访谈和心理评估。很多时候,父母不会发现自己家庭的问题,但其他人,尤其是专业人士会发现。
事实上,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业人士会陪伴孩子面对问题,一起寻找、发现问题,但这并不是教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是培养孩子面对问题、寻找答案的能力,帮助孩子建立内心的支持系统。如果将来遇到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或她不再需要寻求医生和咨询师的帮助。他或她将依靠他或她的自我保护能力来处理问题。
规模分析识别潜在问题
如今,心理筛查已纳入中学生体检,往往以心理评估量表的形式进行。学校目前使用的心理评估量表具有国际权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孩子某些方面的异常情况,包括一些精神状态和身体症状。
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很难向父母和老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况。他们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异常,或者可能对自己的一些正常变化感到害怕和不安,怀疑自己不正常。
例如,考试焦虑在中学生和高中生中很常见。许多孩子在讨论中发现每个人都有这种现象,因此他们默认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有些孩子的焦虑影响了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甚至出现长期失眠、心悸、考试时身体不适等身体症状。此类问题长期存在,影响其社会功能。 ,是一种心理异常,需要干预和帮助。
心理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和普遍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在问题出现或者问题开始萌芽时,对孩子和家长进行筛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把孩子当孩子一样对待
“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一度成为网上攻击父母缺乏道德感的笑柄。事实上,孩子们虽然已经到了青春期,身体也已经发育成成年人,但他们的心灵仍处于认知和探索阶段。
如果一味地将自己对社会、对内卷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就会承受来自父母和自身的双重压力,就会有被压垮的风险。有的孩子这样哭诉:“我在父母眼里只是一台评分机器吗?我还只是个孩子,为什么我要背负你所谓的成功?你所谓的荣耀?为什么不能”我是我自己吗?”如果他没有空间探索自己的成长,不能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就会成为一个“空心人”。
很多家长有时候心里很矛盾:一会儿觉得孩子还小,除了学习不能尝试很多其他的事情;一会儿又觉得孩子还小,除了学习不能尝试很多其他的事情;一会儿又觉得孩子还小,除了学习不能尝试其他的事情。有时他们又觉得孩子长大了,应该懂事,承担更大的责任。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客观的事实:从年龄角度来看,青春期的孩子只是未成年人。如果背负的东西太多,压力过大,就会有崩溃的危险。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在身体上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对待,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锻炼身体;但从心理层面,客观认识到孩子的三观还处于建构阶段,这需要大人的理解、认可和理解。指导。成为他或她的支持者,让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活跃的成年人。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