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心理咨询行业动态 >> 成都心理咨询|新都教育开通线上心理辅导,助你筑心防抗疫情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新都教育开通线上心理辅导,助你筑心防抗疫情

时间:2024-05-30 11:10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庚子年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

损害人们的健康

威胁人们的生命

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响

面对这个特殊节日,学校延迟开学

您有忧虑和焦虑吗?

不要着急

从现在起至疫情结束

新都教育开通啦

“心(新)聚e”——在线心理咨询

它在这里

新都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

中小学心理学骨干教师

让我们共同筑起心理防线,共同抗击疫情!

无论你是否害怕恐慌

仍然感到困扰和困惑

我们愿意停下来听你说话并回答你的问题

QQ热线:

开放时间:每天8:30-21:30。

每次服务时长约30至50分钟。

专业心理学老师会通过文字或者语音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

联系我们:只需添加以上QQ号为好友,心理老师就会等你哦!

邮箱在线咨询:

心理信箱:

开放时间:每天24小时

心理学老师将会在24小时内回复您的留言。

联系我们:只需向上述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电子邮件即可。

相信爱能战胜一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体和心理对疫情的反应分为四个阶段:

面对疫情,我们就会进入“压力”状态。

心里不安恐惧_成都恐惧不安心理咨询_心里不安恐惧怎么办

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抵抗期、吸收期、消化期、反应期。

1.抵抗期:不相信,不调整行为(如走亲访友、外出,甚至不戴口罩、不报告长途旅行)

2. 吸收期:不断检查疫情信息、测量体温、消毒

3. 消化阶段:情绪起伏不定,感觉不舒服,反应随意

典型表现:

(1)行为异常:昼夜作息颠倒,沉迷于看电视、玩游戏,容易相信谣言,如打猫打狗、传播谣言等;疯狂囤积口罩、药品,生病不敢去医院等。

(2)身体不适:头晕、头痛、胸闷等疑病症,睡眠障碍,容易生病。

(3)情绪波动大:盲目乐观,情绪爆发,脾气暴躁,矛盾不断,人际关系紧张,表达过激(“暴力”言语),易发生愤怒、焦虑、抑郁等。

4. 应对期:理性面对,适当应对

主动做好自我防护,消毒,控制上网时间,保持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家庭和睦,有序开展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

恭喜!你们抗击疫情开了个好头!

总之,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防护,放松心情,增强自身的积极情绪体验,激活自身的细胞免疫,关爱自己和身边重要的人(家人、同学、朋友),过好自己的生活。

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

稳定的情绪是抵御病毒的强大屏障

如何调整心态积极抗击疫情

新都区心理老师精心准备的

等待您签署的心理指南

小学生心理防护指南

记住、思考并行动

1.回想一下:疫情期间要注意什么?

● 尽量不出门,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这也是爸爸妈妈今年春节没有出门的主要原因。

● 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安全防护,如勤洗手、外出戴口罩、避免接触活体动物等。

2. 想想看:每个人都这样做,所以我这样做也很正常(合理化)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下,长时间待在家里的我们,心情会有些烦躁、难过、焦虑,甚至恐慌。

●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有其进化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 不要太情绪化,平静接受才能让我们更坚强。

3. 做点什么:做点其他的事情让我的寒假过得更充实(转移注意力)

● 疫情期间,面对各种负面心理感受,我们还可以这样做:转移注意力

成都恐惧不安心理咨询_心里不安恐惧_心里不安恐惧怎么办

●除了以上六种方法,孩子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转移注意力、丰富寒假生活呢?

中学生心理防护指南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生们的假期生活,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开学、居家生活、新的线上直播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感到恐慌和焦虑。这里我们为大家带来疫情期间中学生心理防护指南,帮助每一位中学生快速调整状态,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生活。

1. 认知转型,回归家庭与自我

(1)策略上:坦然面对,不要害怕。要知道,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我们的担心、紧张、恐慌,甚至难以集中精力、冷静下来,其实都是正常的。没必要过度担心,用平常心对待就行。

(2)战术上:疫情期间,与外界的沟通几乎全部转移到了网络上,长时间被动接收大量信息也是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散乱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拒绝过多负面、杂乱的信息,注意甄别信息,有选择地吸收,避免消耗认知资源,造成认知负荷。

(3)转变思维:其实疫情带来的不全是负面影响,同学们可以试着转变一下观念:平时我们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就尽量和家人来一次“亲密接触”。多陪父母看看电视剧、做做家务等。也可以试着利用这段时间规划一下以后的学习生活,思考未来。

2. 调整自己的情绪

疫情期间,面对各种情绪,我们可以坚持“识别—表达—接受—行动”的策略来应对。

识别:正视自己的焦虑和恐惧。面对未知病毒,普通人很难保持冷静。情绪出现时,要能迅速意识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中,也就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我现在焦虑、恐慌……”

表达:当你察觉到情绪来临时,可以对自己说:“哦,我现在感觉焦虑、紧张。哦,没关系,跟他们打声招呼吧。焦虑,你来了。你好……”或者可以跟家人朋友倾诉自己的情绪,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爸爸,我现在有点担心和紧张。我的生活好像被打乱了……”

接受:身处大事之中,自然会有一些情绪反应,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可以允许自己适当哭一哭,允许自己发泄一下情绪,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

行动:在接纳情绪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行动,选择一些放松的方式来调节。我们可以尝试身体放松、听轻松的音乐、深呼吸、画画、做手工等。

3. 行为:主动响应

单纯依靠调节认知和情绪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漫长的假期和被打乱的生活节奏,我们还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

(1)科学防护。学会过滤信息,避免造成替代性伤害,学习正确、科学的防护知识。

(二)规律学习生活。坚持作息规律,按时吃饭,适当运动,避免熬夜,适度使用手机,逐步恢复正常上课作息。已通过线上直播学习的学生要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3)关注自己的状态。利用难得的独处时间,试着留意自己的情绪、想法、信念和行为。

(4)整理好自己的事务。如果你有一些平时没时间做的爱好,可以列一个清单,并根据优先顺序选择可以在家进行的活动。

家长心理防护指南

特殊时期,父母与孩子整天待在家中,难免会产生更多的摩擦和矛盾。除了疫情带来的焦虑恐慌,家长们还要面对“神兽”的困扰。原本我们计划着和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过上平静的生活。可惜没过几天,大家的“真面目”就暴露了,经常性地暴躁、焦虑、恐惧,情绪爆发、大发脾气,矛盾不断,关系紧张!

别担心,我们有一个窍门!

1. 家长要妥善处理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家长要调整自身负面情绪,不要抱怨、唠叨,寻找各种放松、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呼吸放松、想象放松、冥想、瑜伽等,关注权威新闻,做好疫情科普,给孩子稳定、积极、强大的一面,减少矛盾冲突,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爱与高质量的人际交往是安全感的驱动力,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获得来自同学、朋友、父母、长辈的情感支持。

2. 为家人制定每日作息时间,分工合作,管理好时间,丰富假期生活

亲子矛盾主要源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家长应与孩子协商,制定家庭日常作息时间表,如与孩子约定最晚起床时间、玩手机时间,并张贴时间表,分工合作,共同遵守,相互监督。家长与孩子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完成作业、锻炼身体、让孩子参与做家务、看几部电影等,丰富孩子假期生活。

3.高品质亲子陪伴,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家人之间要时不时地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鼓励家人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情绪。不要轻易打断,耐心倾听。允许孩子哭闹、表达恐惧,告诉孩子此时害怕、惊吓是正常的。互动时,家长要用“我信息”(我认为)代替“你信息”(你如何),多倾听,少批评,多用积极的语言,直接实施可操作的行动。

心里不安恐惧怎么办_成都恐惧不安心理咨询_心里不安恐惧

父母与孩子应共度高质量的时光,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这可以通过唱(儿童)歌曲/随着音乐摇摆、翻阅相册/讲幕后故事、一起做饭、打扫卫生、一起看电影等来实现。

此外,请家长关注自身及孩子的情况,必要时及时联系心理咨询师!

教师心理防护指南

疫情面前,我们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教师面临着调整教学计划、参与课程录制、实时了解学生情况等任务,身兼双重身份的教师的身心状态更需要关注。那么,疫情期间教师该如何调整状态,打好这场“疫”呢?

1. 教师自我监管

(1)接受与改变。接受我们情绪的变化,可以试着回忆一下:过去面对压力时,你用过哪些应对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继续用下去。此外,还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试着合理宣泄情绪,做些室内运动,写下自己当下的烦恼;累了先照顾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尝试正念冥想,有意识地关注当下的一切。

(2)寻求情感联系和支持。情绪不稳定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家人朋友交谈、寻求鼓励等方式获得情感支持。

2.调整认知,适应工作模式

(1)调整认知。面对调整教学计划、参与课程录制、实时了解学生情况等诸多工作任务,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压力和工作压力而陷入思维恶性循环,对很多事件往往只能想到不好的结果。比如:今天上直播课时,我感觉喉咙干、咳嗽、乏力,我是否有疑似症状?这时候,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还有其他结果吗?有什么证据可以反驳这个最坏的结果?比如:我最近上直播课时是否大声激动过?我今天有没有喝水?等等。

(2)在工作中持续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面对各种调整时,可以告诉自己“这也许不容易,但我能应付得来”、“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特别的经历”;肯定自己的努力、专业能力和自我价值,提升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3. 平衡双重身份

(1)上班前先和家人约定在家办公,可以用仪式化的方式划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如按时起床、穿好衣服、找一个尽可能安静的地方作为工作区等。

(2)运用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原则,将工作、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分类,优先处理“紧急、重要”的事件,让生活和工作井然有序。

如果你还有更多“肺腑之言”想告诉心理学家

欢迎致电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咨询中心

24小时咨询热线:

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

成都市成华区第四人民医院:

简阳市精神病医院:

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都江堰市第三人民医院:

来源:新都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文丨安翠、谢瑶、宋双燕、黄虎梅、谭文、林颖

校对丨蒋玲玲、张安慧、余林伟、叶婷婷

责任编辑:黄超

/心理学专栏

/心理学专栏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 电话直呼

    • 19113215764
    • 19113215764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