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北京校园霸凌案宣判,五名未成年被告人获刑时间:2024-07-07 11:08 校园欺凌恶性案例 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5名案发时未满18周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分别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活动回顾: 今年2月28日下午15时至22时期间,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院校女生朱某某与其他4名女被告人,在该校女生宿舍内,以残忍的手段对两名女生进行殴打、侮辱。 期间,五名女被告将一名受欺凌的女同学衣服扒光进行羞辱,并用手机拍摄羞辱和殴打视频,并在各自微信群内小范围传播,其中一名受害人当天被殴打三次。 经确定,两名受害者均受轻伤,其中一名受害者患有精神抑郁,至今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 五名未成年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法院认为,被告人朱某等四名被告人,无故殴打他人,致两人轻伤,且辱骂他人,情节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严重影响公民正常生活,扰乱社会秩序,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应依法予以处罚。 考虑到五名被告人犯罪时均未满18周岁,且被刑事拘留后均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同时考虑到五名被告人的父母均积极为被害人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依法对五名被告人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因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为何校园欺凌屡禁不止 这是一起校园霸凌的恶性案件,我们在同情受害者和五名被告的同时,也在思考:校园霸凌为何如此猖獗? 学生 首先,我们来谈谈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些校园欺凌的案例,就会发现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有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 施暴者自我意识很强,常常想通过攻击他人来提高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受害者:自我认同感较低,性格内向,自尊心脆弱,经常对外界刺激敏感,人际关系较差,有一定的抑郁、焦虑问题。 可见,无论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内心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可能是因为缺少家人的关爱,也可能是受到了某种事物的刺激,等等。 围观者:至于校园霸凌事件中的第三类人——围观者,霸凌事件发生时,有人欢呼,有人沉默,有人试图阻止。至于前两类人,虽然我们不能说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又活过来了,但这种行为无疑会在无形中鼓励霸凌事件的进一步发生。 学校与教师 其次我们来看看当校园欺凌发生时,学校和老师的一些反应。 大概,中国的学生,特别是我们这一代(80、90后),在学校里汇报同学矛盾的时候,都会听到老师这么说:你不打他,他怎么打你?!对,就是这么一句话,荒诞至极,却又看似有理!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学校和老师对于校园欺凌行为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一方面,人们低估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学生数量,认为欺凌只是个别学生之间的打架行为,没必要小题大做; 另一方面,对欺凌行为给学生造成的身心伤害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结束,学生会逐渐淡忘,无需过多干预。 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 很多研究证实,经常遭受欺凌的孩子可能会经常逃课、学习成绩不佳,甚至会引发一些身心疾病。缺乏认知导致事件处理不力,导致学校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矛盾,教育管理也常常陷入被动。 家庭 最后我们来看看校园霸凌事件的学生家庭是什么样的。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对青少年欺凌行为影响很大。目睹过家庭暴力或受到过身体虐待的孩子参与欺凌或被欺凌的概率是没有这些经历的孩子的3至7倍。研究表明,亲子关系越融洽,同伴关系越好,学生参与欺凌或被欺凌的概率就越低。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犯案的青少年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与父母(尤其是父亲)没有太多深入的心理沟通。感受到父母温暖和理解的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也是影响校园欺凌行为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做什么? 那么,学校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防止文章开头的悲剧再次发生呢? 这里我们不是在讲普法,确实在学校里进行普法,肯定会减少案件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 犯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未满十六周岁,不受刑事处罚的人,应当责令他的父母或者监护人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育。 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个调查,问问那些已经进入初中甚至高中,参与了校园霸凌的学生,他们知不知道故意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伤亡,是违法的?如果一个高中生都不知道这一点,我只能说,你们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不到位,你这个校长应该被撤职!如果学生知道是违法的,为什么还要去做?只有从内心改变学生的观念,才能从根源上避免校园霸凌。 因此我们认为,学校除了进行普法宣传外,还应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建立完善高效的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高效的干预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前干预校园欺凌。 第一,各级各类学校应成立校园欺凌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会知名人士牵头,全体师生、学生家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作为成员参加。领导小组的成立有利于工作开展,明确职责分工。 其次,制定完善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相关制度。以教育部《关于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反校园欺凌制度。制度制定完成后,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经批准后由学校印制,并由教师、家长、学生认真学习,提升全体教师的监督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规则的尊重。 其次,完善校园欺凌监督网络和举报机制。建立学校、班级、学生三级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对勇于制止和干预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给予奖励。建立线上线下多种举报渠道,让学生在遭遇欺凌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举报。 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作用 课程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德育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行为准则、中华传统美德为教学载体,结合校园欺凌现象,引导学生探讨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及应对方法,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识,提高学生应对欺凌的技能。 心理活动课、辅导课是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非常有效的课程。借助心理课,以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欺凌者和受害者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欺凌者学生体会和感受到受害者的心理感受,提高欺凌者的共情水平。情景剧还可以呈现旁观者的角色,增加旁观者对校园欺凌的主动干预。心理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心理咨询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攻击性较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后续干预作用 当学校和教师发现校园欺凌行为时,对情节较轻的往往采取批评教育的形式,情节较重的则给予班规、校纪处分,如果涉及严重的人身伤害,则通过家长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些处理方式看似对欺凌行为起到了惩罚作用,但实际上并没有有效解决学生的深层心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欺凌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没有帮助欺凌者认识自身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的成因。因此,针对校园欺凌行为,心理教师应进行事后干预,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受欺凌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缓解受欺凌者的负面情绪,引导受欺凌者学习人际沟通和自我保护技能。对于欺凌者,我们不应该疏远、歧视、嘲讽。 我们应该了解欺凌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心理学角度制定辅导方案,与老师、家长一起帮助欺凌者改善心理健康,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欺凌行为才不会再发生。 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 校风班风是学校重要的、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号召力、同化力、约束力,作为一种无形的集体教育力量,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感染,有效遏制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国内外研究表明,良好的班风与欺凌行为呈负相关,良好的校风班风可以从环境角度有效抑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向积极的行为习惯迈进。 因此,学校应重视自身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校风、校训等优秀文化内容的积累与传承,通过重大校庆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把校内外各类活动作为弘扬学校优秀文化、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契机,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正能量。班主任、学科教师应通过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班级霸凌行为无处容身。 重视积极引导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中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的,因共同的兴趣、感情、共同目标等而自愿团结起来。近年来,在网络报道的众多校园欺凌案件中,涉及非正式群体的案件比例不断上升。研究表明,相比个体之间的攻击,群体面对个体时更具攻击性。 因此,教师应重视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引导。要理解非正式群体的本质,不排斥他们,尊重他们、热爱他们;有计划地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让非正式群体中的学生突破自己的圈子,融入班级大家庭;引导非正式群体成员树立与班级发展相一致的目标,将非正式群体的发展纳入班级发展的轨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友爱观,减少班级管理中的不稳定因素。 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增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好的学生很少受到欺凌,亲子关系好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能主动结交朋友,拓展人际关系网络。 因此,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家校活动、亲子活动等各种机会,聘请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班主任、学科教师应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有效途径;学校应通过举办系列亲子活动,增加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学校、班级微信群等经常性地向家长推送教育孩子的科学思想和理念,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