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孩子不是受害者,家长也需要帮助时间:2024-06-28 11:10 孙文天 几年前,我在某县城小学开过三天的家庭教育课,听众都是学生家长。其中一位妈妈,第三天课间休息时悄悄把我拉到角落里,一边哭一边说,她听过很多家庭教育课,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心里也很痛苦。每个专家都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的问题。但是家长没有办法。她家有两个孩子,老大上中学,老二才四岁。她老公在北京工作,有外遇,两人的婚姻处在非常危险的边缘。她害怕和老公感情破裂,又要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没有其他家人能帮得上她。 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家庭教育课程,总是在一定意义上把孩子当成“受害者”。当夫妻关系或者家庭教育模式出现一些问题时,孩子确实有可能受到影响。但我们需要质疑的是,这种单纯把孩子当成“受害者”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 有些父母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因为他们身上也背负着很多过去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现实中的困惑。那么谁能解决他们的困惑?孩子是否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换个角度,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互动、协作)会不会更好? 我们尝试从亲子共成长的视角去看待家庭教育推进的痛点与困境,家庭教育作为泛心理服务,有哪些新思路?从一线机构的实践中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一、推进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科研、科普和教育投入不足 一方面,心理学研究政策与实践的衔接与转化相对困难,往往有好几张“皮”,无法统一。 二是公众对科学家庭教育的启蒙进程尚未完成,在一线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县城、农村,很多家长对科学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还了解甚少。 第三方面,在家庭教育推进的公益性与市场化要求上,各自应该为哪些人群完成服务内容,在这方面推动相互发展并没有达成共识。有人主张公益性,但公益性会让整个市场失去发展动力;有人主张市场化,但过度市场化也会很危险。会不会回到过去主体教育的老路,还是家长会一再被断供? 2.社会化服务循环尚未形成 一切行业要发展,都要在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形成闭环。在家庭教育领域形成不了这种闭环,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专业队伍质量和数量不足。现在做家庭教育的人,基本都是来自以下几个群体:一个是做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学的;一个是做教育的,比如学校的老师或者教育研究相关的人;还有一个就是“非传统”的。那么,谁才是真正做家庭教育的专业人才呢?这些问题还是需要逐步解决的。虽然现在各地都在培训一些家庭教育指导员,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素质还不是很高,要么是依托心理咨询这个职业来拓展自己的技能,要么是演变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快餐项目,远远不能满足全社会的现实需求。 第二,产品和服务标准化程度低。很多从业者不知道如何提供服务,很多家庭教育产品质量特别低,内容拼凑的痕迹明显,底层逻辑混乱。一些所谓的家庭教育课,告诉家长一二三件该做的事情,好像要把家长培养成标准化、理想化、甚至专家型的家长。但实际上,所有想把家长培养成心理专家或教育专家的努力,最后都注定要失败,因为家长做不到这些。家庭教育有明显的阶层差异、地域文化差异、时代差异、个性化差异,如何把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化,是开放式标准化,还是自下而上的标准化,都是要先搞清楚的。 三是社会服务机构生存发展困难。社会大众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还远未普及,从事家庭教育的社会服务机构在市场上的生存发展还处于比较艰难的阶段。虽然行业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心理服务机构,社会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服务实际供给严重不足。 (三)家庭、学校、社会三级协同育人机制尚不成熟。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专业队伍、服务机构、家庭认知与激励等维度。 1. 学校层面 众所周知,妇联是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主要部门之一,教育行政部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但是,到了一线学校,很多学校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愿意,因为学校还有很多考核指标要完成,比如比较基础的教学指标、安全指标、示范性考核指标等等。有时候,完成这些指标面临很多挑战,做家庭教育有很多现实的限制。 (1)意愿减少,想法减少 进行战略思考。 大家都觉得家庭教育很有必要,但其实它最终会被更多的日常工作,防疫,或者其他工作所取代。 (2)缺乏师资和资源 学校里有很多心理学老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存在的,有的甚至自己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校长有时很失望,招了一些心理学毕业生,但实际上很多工作他们不会做,大家都很焦虑,但实际上资源匮乏,没有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和机制保障。 (3)精力不足、动力不足 目前,“教育者办学”在不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起步,不少学校还是比较应试,有的校长想维稳,尽量不出事,有的老师也忙于救火,没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教育上。 2. 家庭层面 家长在家庭教育认知和能力上存在很多常见问题,重点有: (1)“学习接力棒”:扭曲家庭教育的目标,混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2)“怪罪孩子”:把家庭教育变成教诲、指责甚至人身攻击。 (3)“只要不辍学就行”。这种做法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工具,忽视了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和规律。 (4)“孩子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单纯地沉溺于自己的愧疚感、试图单方面弥补、以另一种方式维持“畸形的共生关系”,会在心理上抑制孩子自然独立的倾向。 (5)“精致教养”:精致教养造成的内卷化、控制化,让孩子感到窒息,也让父母过度谨慎、不知所措。 (6)“只见孩子,不见夫妻”。如果家庭教育陷入悖论,脱离父母的成长,脱离爱的需要,脱离家庭系统的动力,孩子能被所谓的“标准化的科学教育”培养成为有人性、健康发展的新人吗? (7)“令人窒息的爱”。父母用自我牺牲来压制孩子的自我发展。 (8)“隐瞒或忽视心理问题。”混淆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疗。 (九)“不自信的文化潜意识”。一些家长以说服式教育为荣,把孩子的自卑、懦弱、缺乏独立思考等看作乖巧、懂事、有礼貌、谦虚,这样的家庭教育就陷入了不可挽回的泥潭。 (10)“亲子关系问题”。一些家庭甚至专业人士把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混为一谈,认为只要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就好。这种错误思想纠缠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 3.社会层面 (1)普遍教师假说 很多人以为,一切教育问题,包括家庭教育问题,都是学校老师的错,孩子教不好,都是老师的错,都是学校的错,这是社会上一种错误的认识。 (2)完美母亲假设 男性特别容易推卸责任,把家庭教育问题全部归咎于母亲,形成“三丧教育”或“丧偶教育”,让孩子产生失去父母的感觉,成为“心理孤儿”。 什么是心理孤儿?是指虽然父母都在身边,但孩子却感觉自己孤独地长大。在学校有数学、语文老师,孩子回到家,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老师,关心作业、关心学习,让孩子感觉自己不是父母。孩子因此在心理上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他可能会表现出抑郁、焦虑、强迫症、“空心病”等症状,甚至很难定义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3)共识度高,协调性低 大家都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比较容易做,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在调动资源方面也面临很多困难,还没有形成合力。 (4)高复制,低创造 我们很多人还在照搬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态度,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系统化的家庭教育方式。 (5)标准成功假设 有些人总幻想着能把孩子教育成所谓理想的成功人士,西方行为主义一百多年前失败的“标准化人才生产实验”莫名其妙地被当做标准,其实这是在用成功学之类的理论给家长洗脑。 2.亲子心理共生的启示 1. 养育孩子的心理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与自己的父母相通,就是作为父母,我们与自己的父母相通。我们中国人有传统的信仰,相信天道、祖先,在家庭的帮助下,我们其实与天地融为一体,这是一个精神回归、文化延续的过程。 第二层含义是镜映与疗愈。让父母以孩子为镜子,照映自己。当你能把面对父母时未达成的期待,转化为自己为人父母的要求,把养育孩子的过程,视为重塑自我的过程,这就开启了疗愈自我的旅程。 第三个意义是心灵的成长和进化,养育孩子的过程可以催化一个人真正的爱和同情心。 2. 亲子关系的本质是“关爱” 爱是超越自私的,很多父母反复说孩子青春期叛逆,这样的描述往往在心理上阻碍孩子成为成年人,成长的本质是父母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创造自己,在心理上创造自己,成为自己。 所以,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守护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父母要有底线思维,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再去支持、欣赏孩子。 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从共生到共同成长” 亲子关系的本质决定了我们要从共生走向共同成长,这需要父母一定能力的培养,包括自我认知、面对现实、高质量的陪伴、意识培养、爱的表达等等。家庭教育的底色也是一种爱,一种对孩子成长寄予厚望的爱,但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表达爱。我们在一线家庭教育教学中,更多的是教父母如何去识别爱、感受爱、表达爱。 3.亲子共同成长视角下的心理服务工作思路 1.专业人员的角色定位 1. 把握顾问/导师的专业角色 (1)要正确处理好职业角色和家庭的关系。要把“亲子”和家庭看成一个整体,要注意做一个解决问题的人、陪伴者、倾听者、共情者、教育者。这个教育是对父母和孩子的教育。要进行共同成长的干预,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承担一些责任。要有系统观,而不是充当法官。 2. 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 专业机构的角色面临很大的尴尬和挑战。我们的客户是家长,也就是家长是付费人员。按照家长的习惯,他们希望你的服务对象其实是孩子。但是我们看到,各地很多家庭教育产品、项目的服务对象都是家长。家长不喜欢听课,听了可能就不做了,更喜欢你去教育孩子。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设计亲子共同成长,包括如何去共情家长,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设计。 从亲子共同成长的角度看,一些相关工作坊的设计也很精妙。亲密关系工作坊注重角色关系,关注双方,解决问题时注重双方的情绪和感受。亲子沟通工作坊注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情感,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大的纽带就是情感纽带,我们应该把父母与子女看作一个相通的整体。家庭教育工作坊注重家庭-心理-教育的大系统思维,关注人格教育与成长。 三、家校社区共育工作重点 我们要把事情简单化,找出我们能做什么。班主任、学校、家长、孩子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开始做。在这个探索阶段,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我们要树立家长的信心,让他们觉得心理学或者家庭教育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当家长心情好的时候,他们会更愿意去面对孩子。更重要的是爱、勇气和责任。如果我们能够唤醒家长的爱、勇气和责任,其实比专业的技术更关键。 (二)从“家校共建”到“家校社区医(心理咨询)”联动体系 在建立联动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让大家可以直接找到,比如网络上的服务、社区里的服务、与基层中小学合作的服务、与教育机构合作的服务等等,都是合作的形式。 要注意把事情简单化,让家长和老师从“精致育儿内卷化”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放松下来,才能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根据不同的情况,遇到的困惑,有时候我们还需要给老师或家长一些直接的科学建议,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3.积极开展本地化创新 第一,人才培养要可持续。 其次,要开发适合我国人民特点的产品。 第三,载体要创新,我们可以跟很多企业合作,也可以外部化到各种载体,比如互联网、短视频、AI人工智能等等,要不断做一些创新的尝试。 4.亲子共同成长视角下的心理服务实践 1. 区域顶层设计 在区域顶层设计方面,我们联合当地教育局、共青团、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参与课题研究,参与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设计,为心理热线平台提供专业支持,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首先,唤醒家长是关键,要大力向社会普及科普知识,提供便利的资源。其次,要构建生态链,不断汇聚服务机构、专业人士、政府部门、学校、媒体等资源,形成总动员。再就是要构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生态圈,要摒弃简单的个人思维,提倡超个人思维,能够站在人与社会的系统整合角度看待问题,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教育,从而构建良好的顶层设计。 2.服务支撑平台 目前的服务平台不仅仅是一个线上平台,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整体的大服务平台,借助区域心理协会的力量,建立本地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更具包容性的家庭成长中心,通过线上知识店、亲子沙盘活动、团体成长沙龙、科普内容、专业课程发展指导等渠道,汇聚力量,打造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支撑平台。 组建了多支志愿者队伍,服务手段拓展到微信公众平台、语音微课堂、广播连线、电视直播、网络直播、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直播等十余个传播平台。 累计辐射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山西、雄安新区、青岛、杭州等地区,覆盖人口超过100万。 (三)提高专业人才素质 我们团队全职人员全部为心理学专业毕业,兼职人员均拥有行业认可的心理咨询专业资格并持续接受专业继续教育和专业督导。我们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定期解读政策,与时俱进,确保心理学专业方向不偏离。我们恪守职业操守,坚定专业态度,坚持专业化管理,确保专业内容的持续输出。 (四)社会福利服务 三年疫情期间,他带领公益服务队走进社区、医院、中小学、高校、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等单位开展讲座、答疑解惑。 5. 自主开发的课程 社工机构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要有自己特色的内容,不能简单照搬别人,当然可以借用一些力量,但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容。我们现在自主研发的课程比较多,涵盖专业成长、亲子教育、亲密关系、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 (六)个案心理咨询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过程中,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大量一线实践证明,亲子共同成长对青少年咨询的效果十分有益。因此,在做个案咨询时,也应融入家庭教育,比如: 在咨询前,咨询师会询问来访者的家长,了解其在家庭互动或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应对方式等,帮助形成来访者更深层次的心理画像,以及系统视角的心理档案。 咨询中,治疗(咨询)即教育,实践中运用亲子雕塑、角色扮演、家庭教育动作模拟等手法,将咨询治疗与教育深度融合。 咨询后,基于亲子共同成长的原则,明确父母与子女各自的角色,布置共同成长作业,签署亲子公约,支持父母与子女相互验证,鼓励父母与子女注重关系动态与家庭教育的耦合。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