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游戏瘾心理咨询|善用手机拒绝依赖:青少年网瘾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作者: 成都心理咨询 2024-09-03 11:05

善用手机,避免依赖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咨询报告

 

太仓实验中学冯晓霞

 

?摘要?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让他为所欲为。”法国也颁布了严格的手机禁令,禁止3-15岁的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手机问题已成为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难题。本文运用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对一名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心理问题一年级学生进行辅导干预,帮助其认识到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引导其明白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善用手机,拒绝对手机的依赖,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 心理问题 网络成瘾倾向心理咨询

 

1. 求助者的基本信息(这是我的一个学生的真实案例)

 

1、个人成长史:李某,男,14岁,汉族,某中学一年级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成绩急剧下降,由班级中等变为倒数第一。家长反映,他每天回家不肯写作业,就玩电脑游戏《王者荣耀》。父母焦虑,屡次劝他不要玩游戏,专心学习。情急之下,母亲就拔掉网线。每当这种情况发生,家里总是一片狂风大作。母亲的哭泣、父亲的摔门声都不能叫醒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他。最后还是父母妥协了。

 

李某出生在县城,是家中独子,父母工作体面,家境不错。上幼儿园前,父母工作忙,就把他留在农村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对他宠爱有加,李某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霸道、任性、倔强,只要他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他就会去实现。上学后,他随父母去了城里,亲子关系并不融洽,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矛盾不断升级。

 

2、精神状态:意识清晰,思维比较正常,情绪容易激动,言行一致,性格比较稳定。

 

3、身体状况:近一个月以来夜间失眠现象严重,身体消瘦,面色苍白。

 

4、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一般,与同学的交流互动不多,几乎没有好朋友。

 

2. 主陈述和个人陈述

 

1、主诉:进入初中这一个学期以来,每天一回到家就想玩游戏,不能认真完成作业,经常一两点钟才能入睡,上课不是半梦半醒就是直接睡着,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上课时想着下课,下课后又想着游戏。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将近一个学期,想学习、想改变,却总是无能为力,周而复始,内心焦虑、无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

 

2、个人陈述:我五岁以前,住在农村,爷爷奶奶带我,他们很宠我,我想要什么就给我什么,父母总是说工作忙。后来我上小学,父母就把我接回城里读书,他们对我很严格,告诉我不要做这不要做那,从来不和我商量,总是用命令的口吻对我说话。我很叛逆,他们让我学习,我却看电视或者玩游戏,他们让我先做作业再玩,我总是不听。爸爸生气了,就打我,我和爸爸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妈妈每次都会让步,和我商量,但我还是不肯放弃玩游戏的爱好。因为小学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虽然作业质量不高,但我凭着聪明才智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始终名列班上前茅,数学也经常拿满分。后来,父母对我玩游戏的习惯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倒是乐在其中。但进入初中后的第一个学期,考试科目从三门增加到五门,内容难度和小学完全不一样,再加上英语、语文、政治、历史等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也很多,我整天想着玩游戏,根本没时间复习背诵。本来以我的智力应该还不错,但初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却给我敲响了警钟,几乎所有科目都亮起了红灯,就连我小学的强项数学也岌岌可危。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但回到家却控制不住自己。玩游戏忘记了时间,第二天上课睡着了,该认真听的都没听懂,回家作业也写不出来,后面的单元考试还是很差,想好好学习,但就是坚持不住,几天重复同样的错误,心情极度沮丧和苦恼。其实我也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可以开发新游戏,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开发者或者程序员。我知道我的梦想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但以我现在的状态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请帮帮我,你是心理咨询,我想你一定能帮我解决问题。

 

3. 他人的观察与反思

 

咨询师观察:当事人衣着时尚,面容清秀,略带日本动漫风格,表情略带忧郁,精神萎靡,说话有气无力,缺少初一学生应有的活力。

 

班主任反映:自上初一以来,学习不认真,有时迟到,上课经常打瞌睡,精神不振,做作业很不认真,与同学、老师、家长关系不融洽,对任何关心他的人都很不耐烦。

 

据小学同学说,他在小学表现不错,成绩中等偏上,老师经常夸他聪明,但他却喜欢玩游戏。

 

母亲说,家里人脾气都不好,事情不顺心,或者他想玩游戏的请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发脾气,甚至扬言要绝食、要跳楼。母亲眼含泪花,叹息一声。

 

心理咨询成都价格表_成都游戏瘾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工作室推荐

 

四、评估与诊断

 

评估的三种方法:

 

1.调查和数据收集方法:

 

李某无重大疾病史,根据其母亲的反馈及学校新生体检结果,其身体状况良好。考虑到李某的精神困扰程度不算太高,没有长期出现厌学问题,社交功能受损较少,且存在明显诱因——沉迷网络游戏,可以排除李某患有器质性疾病的可能。

 

2. 网络成瘾测试

 

我在判断李先生是否网络成瘾的时候,还做了一个网络成瘾测试:

 

本试题引自:高文斌《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请针对以下问题选择是或否:

 

(1)我感觉我需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感到满足。(是或否)

 

(2)我曾向父母、朋友等隐瞒我使用互联网的程度。(是或否)

 

(3)我曾多次尝试控制或停止使用互联网,但都没有成功(是或否)

 

(4)当我尝试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时,我会感到沮丧和烦躁(是或否)

 

(5)我花在网上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多。(是或否)

 

(6)我愿意冒险上网。(是或否)

 

(7)我会完全沉迷于互联网,即使退出互联网后,我也会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是或否)

 

(8)我上网是为了逃避或释放一些情绪,比如焦虑、孤独、抑郁等。(是或否)

 

李同学选了6个“是”,诊断结果为网络成瘾,且比较严重。

 

初步分析:李同学最初因为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在父母身边长大,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没有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方式,而产生负面情绪。接触网络后,他觉得在网络游戏中可以忘却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获得暂时的快乐与成功。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游戏在他心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玩游戏才能找到快乐,这导致他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学习无精打采,成绩越来越差,喜欢独处,觉得学习太费劲,太耗脑子。

 

(三)理论概念支撑(本段摘自百度百科)

 

心理咨询成都价格表_成都游戏瘾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工作室推荐

 

(1)网络成瘾标准主要指开发者根据上网时间制定的标准,代表性标准是2008年底我国发布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将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上,连续3个月为网络成瘾。2009年8月,媒体报道称,我国将于2010年出台新标准,初步定为每周上网时间40小时。

 

(2)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上网时兴奋不已,欲罢不能,对时间失去掌控,沉迷于网络聊天或网络互动游戏,忽视社会交往和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网络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无法自拔。

 

初步诊断:

 

(1)李某沉迷网络游戏,是由于初一时期学习环境不适应、亲子关系不和谐导致的,并非单纯沉迷网络游戏;也不是单纯学习能力不足,因为他愿意上学,头脑灵活,有主见。

 

(2)李同学的内心愿望是学业进步、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成功,通过玩网络游戏,他能够满足自己的成功欲望。

 

(3)从李某每周上网时间及具体行为来看,李某的网络成瘾症状比较明显。综上所述,李某的问题是一般性的心理问题,有网络成瘾倾向。

 

五、咨询目标

 

1.短期目标

 

改善亲子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减少打比赛频率,最多周六、周日两次,每次不超过两小时;用打篮球的兴趣降低对比赛的期待。

 

2. 中期目标

 

帮助小李改变对学习的认知偏差,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改变他对父母的陈旧观念;每周日只玩一次游戏,每次不超过一小时;利用新的兴趣爱好,不断减少他对网游的痴迷和亢奋,改善脾气暴躁、不冷静的性格,尽量不要和父母发生矛盾。

 

3. 长期目标

 

帮助李同学形成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面对挑战,争取在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取得进步。基本消除对网络游戏的心理依赖,形成正确、适当的上网行为;能与父母和谐相处,发展良性的亲子关系。促进李同学心理健康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格完善。

 

6. 咨询计划

 

1.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心理问题产生于自身对客观事物的不恰当认知,这些认知无法与当下环境相结合,从而导致心理问题。例如,李某对网络游戏、亲子关系、学习与未来成长关系的认知均存在偏差。认知行为疗法主要运用行为契约、行为强化、兴趣引导、身心放松、厌恶疗法等。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改变李某对自身的认知开始,只有心态发生改变,才能在行动上形成正确的跟进,心理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在家庭治疗中,李某与父亲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父亲的教养方式缺乏科学性,暴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母亲一贯的放任式教育方式也有些不妥。正是因为家庭沟通和教养方式缺乏理性和科学性,导致李某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产生了依赖等心理问题。 Satia认为,家庭治疗最基本的治疗目标是鼓励家庭成员建立自尊,学会有效沟通。

 

2. 咨询时间

 

咨询时间为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共计3次,定于每周三八时举行,地点为学校爱心小屋。

 

心理咨询成都价格表_成都心理咨询工作室推荐_成都游戏瘾心理咨询

 

7.咨询流程(咨询不可能一次性解决网瘾问题,所以只详细描述三次咨询)

 

(1)初次咨询

 

第一次咨询:走进学生内心,真诚沟通,耐心说服,用同理心和同理心,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一次咨询目标:主要了解李某的基本情况、主要诉求、成长经历、自我分析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询问李某上网成瘾的时间、原因,以及平时的心理需求、想法、上网、不上网时的实际感受,对父母、老师教育的看法和意见,与同学的关系等,了解学生上网的真正目的、意图和内在动机,潜移默化地改变李某对网络和学习的认识,为克服网瘾奠定思想基础。主要采用访谈法、认知疗法等方式与其讨论,形成简单的契约:如每周上网几次,何时上网,在哪里上网,周末可以和同学打一两次篮球等。行为契约的形成,建立在尊重李某的基础上,不允许李某产生抗拒、叛逆的情绪。这些契约如何实施,将在第二次咨询时跟进。

 

(2)第二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检查第一次作业,了解具体生活、学习情况,协商制定克服网瘾的具体计划。

 

第二个咨询目标:检查上一个简单契约的完成情况,有减少的就表扬他。并询问他的学习状态是否有所改变,睡眠质量和时间如何,与父亲的关系是否有所改善,是否打过篮球……让李某认识到减少上网次数有助于提高他正常的生活质量,让他逐渐认识到过度上网、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形成网络成瘾是极其有害的。询问你现在对打篮球的看法,希望利用打篮球的兴趣减少你对比赛的期待,将注意力转移到网络上。最后,形成下一阶段的行为契约:第一,将上网时间从周六周日两次缩短为周六或周日一次,上网时间缩短为50分钟。第二,增加一次篮球比赛次数,根据自己的喜好缩短或延长锻炼时间。第三,如果你有特别想上网的愿望,可以要求父母陪你一起看电视或做其他亲子活动。第四,反思自己每晚在学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以及当出现不良行为时,自己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第五,如果孩子做到了以上四点,家长要及时给予精神鼓励。如果你每天都坚持达到以上标准,家长会给你一张“今日挑战成功奖卡”,这个契约可以维持两到三周。

 

……(省略中间的咨询次数,大概一个月后)

 

(3)最后一次咨询

 

最后咨询:重新定义合同,引导正确使用互联网。

 

最终咨询目标:李先生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自信心大大增强,表示两周来上网欲望没有那么强烈,注意力和兴趣也转移到篮球、动漫上,没有以前那么暴躁,和父亲的关系也缓和了,有时和父亲一起打篮球,和母亲一起逛街。与父母沟通,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提醒他可能存在反复网瘾,通过耐心的谈话、沟通,引导他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和业余时间。在学习上加强指导。结束咨询关系。

 

8.咨询效果评估

 

运用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对李某的网络成瘾行为进行认真分析和真诚沟通,经过多次咨询制定和实施,形成了每次咨询的契约行为,并辅以督导和建立。李某已经能够认识到网络成瘾对自己造成的危害,形成了对网络和游戏的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认知,基本能够分配好学习活动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李某重新找回了自我。班主任反映,李某上课打瞌睡、课后不交作业等行为明显减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愿意和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流互动。心理健康辅导初见成效,相信李某会尽快调整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去学习。

 

九、回访

 

后来在长达半年的随访中,发现李同学能够调整心理状态,自我调节、克服不良行为,他的经历给了他以后学习的很大启发。成果是用行动和汗水换来的,为了实现成为游戏程序员的梦想,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争取中考考上重点中学。咨询后,李同学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勇于挑战困难。家长对这次咨询的效果比较满意。

 

参考

 

1.高文斌,《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2.百度百科文献理论摘要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