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成都 49 中事件引发的思考:如何避免成为这样的家长?

作者: 成都心理咨询 2024-09-06 11:08

如果没有黑夜,就没有星星。

 

成都四十九中跳楼事件发生后,我的私人读者群里有两位老读者问:

 

Bcat:朱老师,关于成都四十九中事件,我想请你有时间写一篇分析文章,我会发到我们家长群里。很多孩子跳楼,总让人觉得只是小事,有必要这么做吗?这个是家长群里讨论的。但事实就是如此,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我觉得根源还是在家庭,家长们需要自己分析。

 

“孩子成绩好,性格开朗,平时住在学校宿舍,周末我送她回家,她平时都是有说有笑的,对学习也很有信心,有自己的计划,之前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这位妈妈这样形容自己的孩子,如果真是这样,其实很可怕,我不想做这样的妈妈。

 

刘刘:大人小孩都不太会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心理问题的人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很正常”的。

 

作为家长,当孩子不太主动表达,甚至很好的掩饰自己的行为时,我们该如何发现、理解、面对、接受和处理类似的情况呢?希望朱老师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本账号不追求热度,但追求长期有效性。

 

两位读者提出的问题也是这次事件中我最为关注的点。

 

警方调取孩子手机资料发现,去年6月,他在QQ上曾说“每天都想着49楼,跳一跳就能摆脱所有烦恼”。今年5月,他在QQ聊天中多次发表自嘲言论,表现出自我否定和焦虑。他的同学在警方调查中反映,他性格比较内向。

 

和我妈的评价还差得很远。

 

近期另一则新闻《17岁儿子自杀 父亲卧底QQ群》也有类似情节,亲朋好友眼中的阳光少年,父亲心中乐观向上、目标明确的儿子,突然在一天早上跳楼自杀,父亲找遍了所有遗体也没找到任何线索。

 

在我平时的咨询案例中,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截然相反。

 

评价的反差绝非偶然,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读者Youma说: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却不知道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在父母眼中很正常,甚至开朗乐观的孩子,怎么会突然精神崩溃,落得如此绝境?

 

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认识、理解、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

 

本文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 误解

 

2. 负面沟通

 

3. 蒙面生活

 

4. 忽视/回避/误判问题

 

01

 

误解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四年级的小男孩小程,被妈妈形容为“性格外向,大大咧咧,脸皮厚,上进心不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小程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被老师罚站在教室后面一个月,直到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沟通。

 

老师以为家长已经知道了情况,但事实上,小程每天回家都是一副平常样子,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回家询问之后,小程先是装作若无其事,最后却泪流满面。

 

我问这位妈妈是否注意到了她对孩子的评价和孩子的表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这位妈妈这时才意识到这一点。

 

小程是A型血的男孩,性格细腻敏感,内向,不自信,很在意别人的看法,重视人际关系,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忍耐力强,不能忍受尴尬、丢脸的局面,经常假装不在乎来逃避。

 

如果你理解了A型性格,并正确解读它,就能够看透孩子“外向、脸皮厚、不在乎评论”的外表,认识到孩子内心的脆弱与煎熬。

 

同样,B型孩子的服从,往往是害怕责任、逃避压力的表现;O型孩子的阳光,往往是意志坚强、假装完美的表现;而AB型孩子的呆板,则可能是不耐烦、拒绝交流的表现。这些行为常常被误解。

 

以上的描述,只是血型性格的冰山一角。

 

自然气质类型是了解和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此为例。

 

俗话说,因材施教,只有理解了“材料”,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

 

除了气质之外,还有性别、年龄、情商、智商、内向外向等很多其他评价指标。

 

现实中,大多数家长都关注孩子表面的态度、情绪反应、行为表现而对其进行评价(这种现象在家庭内部很常见,比如夫妻之间)。

 

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通常以自身为标准,以绝对正确为标准,结论往往非常负面——只看到并放大了不好的部分。

 

其实你只是熟悉这个现象,但是你的解释并不正确。

 

殊不知,心理学是最复杂、最深奥的,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我们常常甚至对自己都不够了解,更不用说了解别人了。

 

成都心理学校_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_成都霸凌事件

 

家长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自我纠正,才能起到示范作用。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因材施教。

 

如果一个园丁不了解花草,而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偏见去栽培它们,其后果可想而知。

 

02

 

负面沟通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大二女生洁静患有抑郁,她告诉我,妈妈脾气很差,从来不记得接受自己。中考落榜后,妈妈崩溃大骂她“你怎么不去死”、“废物,废物”、“后悔生了你,我少活十年”——这些话像影子一样跟在她身后,她永远忘不了,“我感觉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给别人添麻烦”。

 

我问她有多大程度相信她母亲的话,她说有 80%。

 

桔梗在出事之前,很少和父母交流。

 

当她有问题时,妈妈解释说她不是故意的,也努力改变,但她就是觉得妈妈很“假”。虽然现在妈妈很后悔,也想跟她沟通,但她还是继续保持沉默,几乎不跟父母说话。

 

对比上面的例子,有些家长可能会以为自己跟孩子的沟通不一样了,没有任何否认或者羞辱的情绪,态度很积极,其实不然。

 

以下亲子对话来自多个真实案例——

 

我:我和我的朋友有摩擦。

 

父母:你上学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交朋友。

 

我:老师对我不公平。

 

家长:你们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

 

我:我的同学在背后议论我。

 

父母: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法律不可能惩罚所有的罪犯。

 

家长:任何罪犯都逃脱不了中国法律的制裁。

 

我:我会抑郁吗?

 

家长:你这个年纪不可能抑郁,别总觉得自己有问题。

 

在上述对话中,父母双方都急于纠正孩子,引导他们走上“正路”,其潜台词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说话者可能无意或没有意识到,但听者的个人感受却不被理解、不被倾听,甚至被彻底否定。

 

我的经历、感受和观点……都是错误的。

 

“我做的一切都是错的。”

 

当面对总是否定自己的人时,哪怕是自己最亲爱的父母,哪怕儿女理智地明白父母的用意是好的,也会忍不住感到受伤。

 

认可是心灵成长的必需营养,得不到认可就像是缺少阳光,得不到认可就像是一直被霜冻所笼罩。

 

自我价值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崩溃对一个人的人格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谈论死亡并关闭心扉是正常的。

 

“告诉你也没用。”

 

在《17岁儿子自杀 父亲卧底QQ自杀群》的新闻中,父亲加入QQ群后发现,儿子的情况并非孤例。在那个群里——

 

有人在网上借了3万元后,因为怕被父母责骂而想自杀。

 

有些人害怕告诉老师或父母校园欺凌事件并陷入绝望;

 

有些人因为考试不及格,受到了父母的惩罚,就想要结束一切。

 

父母成为了最不可靠的人,甚至是生活中最大的压力来源。

 

如果父母在日常的交谈中有意无意地否定孩子,在不自觉中发生长期的负面沟通,就会一再错失了解孩子的机会,甚至可能永远失去理解孩子的资格和帮助孩子的可能。

 

还有一部分父母与孩子几乎没有交流,或者从来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交流,他们的谈话长期流于表面,缺乏营养,使孩子无法把父母视为有效的社会支持。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学校_成都霸凌事件

 

你要知道,在我们失望之前,我们的孩子已经给了我们机会。

 

到最后,父母明明就这么近,身边却空无一人。

 

03

 

假面生活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初三女生幽兰患有抑郁神经症,厌学。

 

导火索是她在学校和同学之间产生的摩擦,内心的负面情绪难以排解,最终无法适应环境。问题发生前,她的成绩优异,是班长,父母一直以为她性格乐观阳光,从未想到她人际关系敏感。父母平时很注重和老师沟通,但老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情况。事后,她从同学口中得知,她在班里一直不受欢迎。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可以追溯到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

 

问题出现之后,因为父母强迫她去上学,她和父母之间爆发了从未有过的矛盾,她把对父母多年的怨恨彻底发泄了出来。

 

幽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小就被夸“懂事”,可谁知道,这懂事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压抑与崩溃。

 

面对问题,她不愿意倾诉,不愿意寻求帮助,而是简单的逃避、搁置,或者简单粗暴的应对。

 

面对父母时,她只报好消息,不报坏消息,强迫自己微笑,假装开心。

 

当她面对自己时,她自责、内疚、否定自己、消极、沮丧。

 

原因就在于幽兰父母对她的教育过于积极、僵化和教条,非黑即白,缺少针对具体问题的客观探讨和有效引导——这就又回到第二点:负面沟通。

 

幽兰是B型血,感情用事,怕压力,容易逃避问题,认知方式二元对立,应对方式单一直接……性格不成熟也是造成她困境的主要原因——用阳光乐观来形容她太肤浅了——回到第一点:误解。

 

他们不但得不到理解和帮助,还遭到否定和批评,无力解决现实,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心里充满着愧疚和自责。

 

陷入内外交困。

 

所以,N年来,我戴上了幸福/完美的面具。

 

我什么也没说

 

你会认为我心情不好

 

疯狂逼我说不开心的事

 

然后他们嘲笑我的固执行为

 

所以我不得不露出假笑

 

我一定很开心

 

我必须佯装冷静。

 

呵呵呵

 

真实的

 

我都忘了我以前是什么样的了。

 

——摘自案例中一名孩子写给妈妈的信。

 

面具的本质,除了假装快乐,还有假装冷漠、假装叛逆。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遇到问题或犯错时,表现得漠不关心、无动于衷、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叛逆、好斗,甚至自暴自弃、一意孤行。

 

最近有一位妈妈跟我说:“我家孩子昨天做错了一件事,但是他不肯承认错误,说老师批评他我也会批评,不管怎样他都要犯同样的错误到底。”

 

这种行为其实是在得不到尊重、理解、接受后,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一种反应。

 

高二女生出现轻度焦虑,因疫情导致学校停课,她在微信上发牢骚,爸爸劝她遵守校规,但她最后表示,哪怕要翻墙也要离开学校。爸爸担心,向我求助,我告诉他不要担心,相信孩子,不要再劝说,要尊重孩子。果然,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下次来咨询时,我问她:“你该不会真的打算翻墙吧?是不是觉得没人理解你,要抗议?”她笑了。

 

你想让我关心,但我会放弃。

 

你说我往东,我却往西。

 

你对所有事情都是对的,而我却是错误的人。

 

如果你不把我当人看,那你为何要这么骄傲?

 

面具成功地让父母看不到孩子真实的内心。

 

成都心理学校_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_成都霸凌事件

 

了解孩子为什么戴口罩比弄清楚如何摘下口罩更重要。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真实的自我,不能认可他的自我价值,并坚持要求他立刻达到正确与完美,他同样也无法接受自己。

 

假笑的面具,假怒的面具……任何面具都是为了掩盖真实的自己。

 

你看不到,因为孩子知道,你不能忍受,你不理解。

 

面具让他“安全”。

 

04

 

忽视/回避/误判问题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大树患有严重的强迫症,最早症状出现于初二,父母以为是学业压力导致,并未重视,高中、大学时期他时不时被这个问题困扰,父母嘱咐他要有耐心。

 

24岁时,大树因为工作变动患上了强迫症,每天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每天晚上从外地给父母打电话诉说自己的烦恼,还主动要求接受心理咨询。此时,父母还以为他只是太过软弱、小题大做,拒绝了他的请求。

 

半年后,大树工作无力,辞职回家,父母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此时的大树也不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与父母的关系也急剧恶化。

 

27岁的大树在劝说下前来咨询,但其症状较重,信任配合度较低,抵抗力太强,多次咨询难以取得效果,案件暂时中止。

 

日常案例中,几乎每年都会有孩子主动寻求咨询,但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反对、阻挠,导致咨询延误或无法进行。

 

一个叫叶子的初中女生偷偷给我发微信,说她妈妈当面支持她咨询,背地里却说我只不过是在用商业模式赚钱。我尽量客观地向叶子解释,让她理解妈妈的立场。在咨询过程中,我已察觉到家长的态度。虽然叶子需要咨询,但我并未跟进,只是在微信上回复了孩子的留言。

 

心理咨询领域中,这种误解并不罕见。我只想说,谁生孩子谁就有责任。

 

还有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为躯体反应,家长误诊为身体疾病,带孩子多次就医,从而走了弯路。

 

一名高二男孩近三年一直干呕,父母以为是肠胃病,但求医无果。最后在医生建议下,到医院心理科就诊(医学模式),诊断为抑郁。吃过药,但不见明显好转。孩子想倾诉,医生却不给机会,孩子产生反感,抗拒心理咨询(心理模式)。目前已休学。

 

一名小学四年级女孩,头痛持续了半年,每次吃止痛药(安慰剂效应)后感觉好些,但发作频率并未减少。后来,她被上海一位老专家诊断为焦虑。孩子吐露“童年不快乐”,老专家建议她“叛逆”。回家后,孩子“性情大变”,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叛逆女孩。父母咨询后,两人关系好转。

 

父母的理解程度,是孩子心理安全的底线。

 

视而不见、大意、瞒报、治标不治本、面对孩子出现心理波动甚至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时想尽各种办法——家长在面对孩子出现心理波动甚至出现明显的心理症状时,经常会犯下一些错误。

 

正确的判断、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匹配的专业人员确实很难获得。

 

这需要一点运气和很多“常识”。

 

PS:每年的案例中都有一些家长让我这个一线咨询师深感欣慰,他们有科学的认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尊重孩子寻求帮助的意愿,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愿意从自身做起努力成长。

 

05

 

教育是一种技术活动

 

总结。

 

作为家长,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是绝对有必要的。

 

只有端正自己,才能身教;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因材施教。

 

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很多特点,家长需要深入研究,减少偏见,努力看透现象,并正确评价、解读。

 

刻板、教条的是非观教育,形成了一种负面的沟通模式,长期的否定,不仅摧毁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也让他们封闭了自己的内心,戴上了一副虚假的面具。

 

家长需要有客观、辩证的认知层面,能够理解和接受孩子真实的自我,并以尊重、真诚、有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引导。

 

教育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

 

孩子是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

 

亲子关系是一种需要培育和维持的人际关系。

 

拥有客观认知、稳定情绪、有效沟通、正确行为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

 

教育的考核从来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身上。

 

宁愿走很长的路,也不愿遭受挫折。

 

朱嘉老师私人读书群

 

3组开放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