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孩子厌学心理咨询|成都一高三学生因拒吃冬瓜被教官打裂耳朵,涉事教官已被开除时间:2024-06-03 11:06 据媒体近日报道,一名家长将自己读高三的儿子送到成都励志教育进行心理辅导,因不肯吃冬瓜,儿子被辅导员打得耳朵半边裂。这样的“心理辅导”让人难以置信。目前,涉事辅导员已被学校开除,学校也在前几天解散。 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拒绝回学校,想出去打工,被父母的“善意谎言”骗到一家实行所谓军事化管理的“励志教育”机构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上午训练,下午上课,一上午不让上厕所,还要背《弟子规》《学生守则》,背不下来就要受罚……这个所谓的辅导班,其实就是一些“网瘾戒毒学校”的翻版。虽然媒体报道中没有说明孩子为何讨厌学校,但是否与网瘾有关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是“问题青少年”,不管原因如何,这类学校都会“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惩戒手段。 屡屡被曝光问题的“网瘾戒毒学校”早已恶名远播。为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和合法网络权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进行预防和干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虽然曾经“神通广大”、让不少青少年闻风丧胆的殴打、电击、体罚等网瘾戒毒手段已被认定为非法,但各类“网瘾戒毒学校”依然以各种名义存在。 以成都励志教育学校为例,当地教育局明确指出其为“无证学校”,主体其实是“军训机构”。但这样的机构几乎“无所不能”,可以对有网瘾、早恋、叛逆、自卑、自闭、逃学、离家出走、忘恩负义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打个电话,立刻从根源上改变”。此类“无证学校”的存在,暴露了相关部门监管的漏洞和缺失,我们不能一发现就总是被动处理。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为什么一再把孩子送入“虎口”。面对已经沉迷网络或因其他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些不知所措的家长往往别无选择,只能欺骗甚至强迫孩子到所谓的“特殊学校”或“专门学校”等机构接受所谓的矫正和治疗。然而,被治疗的孩子却平添了难以忍受的痛苦,为其他悲剧埋下了伏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能一有问题就去找机构,应该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客观地说,只要有家长说“我管不了你,找人管你”,就不可能根除那些通过暴力体罚“治疗”问题学生的机构生存的土壤,无非就是不断换招牌而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现实中,一旦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应对技巧,束手无策,难免会尝试各种治疗。因此,更进一步,关键是要切实解决家长的“现实困难”,要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方法来照顾非主流儿童和问题儿童,避免所谓的培训机构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问题儿童更是一门更大的科学。如何让专业的机构和人做专业的事,为那些所谓的“问题儿童”探索出科学、规范的治疗路径,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