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孩子厌学心理咨询|青少年抑郁症频发,专家解读如何应对抑郁症状时间:2024-06-22 11:31 “我们医院病房目前有50多名青少年在接受抑郁治疗,从长期的临床情况看,60%-70%的青少年患者来自成都市重点中学。” 近期,“抑郁是继癌症之后人类第二大杀手”、“学生体检应纳入抑郁筛查”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青少年患抑郁的风险很高,据统计,近75%的青少年抑郁患者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抑郁是导致患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自杀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青少年抑郁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青少年抑郁有哪些特点,该如何应对?10月10日是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一病区主任何宗玲。 重点中学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我们医院病房目前有50多名青少年在接受抑郁治疗。从长期临床情况看,60%-70%的青少年抑郁患者来自成都市重点中学。”何宗玲曾收治过一名初二的抑郁症患者,名叫小杰(化名)。小杰的成绩一直排在班上前5名,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后来,小杰一上课就精神恍惚,开始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多次自残,多次试图服毒、跳楼自杀。 何宗玲说,未成年抑郁患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管自己在别人眼里有多好,他们都不接受自己、不喜欢自己。何宗玲曾问过小杰,如何才能对自己感到满意,小杰的回答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何宗玲认为,在一家个个优秀的重点中学,孩子们的压力和危机感丝毫不亚于成年人,有的孩子甚至凌晨4点就起来学习。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努力学习是好事,但水满则溢,月满则缺,如果孩子像车轮一样不停滚动,长期消耗着他们的身心,就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迫使他们停止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 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何宗玲表示,儿童心理问题与家庭息息相关,过度的忽视和关注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比如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父母离异、父母已去世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很懂事,但内心却缺少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很多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患上抑郁;相应的,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关注,给孩子贴上“父母的骄傲”或“父母的希望”的标签,对其过度控制、过度管教、过度约束,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些家庭还存在虐待,包括身体、言语、情感等方面的虐待。有些父母本身就有焦虑等问题。孩子因为情感问题向父母求助时,得到的往往是不耐烦和愤怒的回应。一位青少年抑郁患者曾与何宗玲分享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的父母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死?你只会增加家里的负担……”这句无意识的话语深深地伤害了他。 何宗玲认为,在6至12岁之间,人们形成自我认同感、喜欢自己、对自己满意、建立强大的内心非常重要。很多人成年后出现抑郁、焦虑、适应障碍等,不断自我批评、自我压抑。这样的结果的种子早在青少年时期就种下了。治疗成年期的抑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何宗玲呼吁从青少年开始重视情绪问题。 听听你的孩子说什么。 何宗玲表示,与成年人不同,青少年人际关系尚不成熟,缺乏寻求帮助的途径,青少年也很难意识到或释放抑郁、焦虑情绪。何宗玲提醒,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出现厌学、容易吵架、睡眠不好、食欲下降等症状,或者孩子不愿意正视现实的人际关系,更喜欢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交朋友。 如果家长简单把孩子的上述行为归结为性格问题,严厉批评,很容易激化与孩子的矛盾。家长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感受,如果问题严重,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热线、心理诊所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