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青少年抑郁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关注,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扫除心灵尘埃?时间:2024-09-19 11:03 “对不起,妈妈,这是我的决定”,“为什么我什么都做不好?”……近年来,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一些孩子留给世人的最后几句话,折射出他们不为人知的内心痛苦与纠结。 《中国国家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苦尽甘来,少年亦知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考验。 一个平时乖巧懂事听话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抑郁了呢?成绩好、特长多、人际关系好这些外在的“光环”怎么还不足以支撑起他们幸福的生活呢?在最后一根稻草到来之前,所有积累的压力真的都烟消云散了吗?要想扫除他们心中的灰尘,或许,我们要从走进他们的内心开始。 “好孩子”的内心 “我怎么感觉这样?”一位妈妈在得知自己上初三的女儿被确诊为重度抑郁后,向心理咨询哭诉。从怀孕开始,她就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女儿从小就乖巧听话。但“重度抑郁症”这个词的突然出现,颠覆了她此前的认知,她所谓的“科学育儿”理念仿佛成了一个讽刺。 这位妈妈的反应并不是孤例,面对孩子出现抑郁甚至自杀的举动,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惊讶和不解:一个在家里听父母话、自我管理很好、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好孩子”,怎么会突然患上抑郁? 一位曾向青少年心理专家、天津耀华中学心理学老师张丽珊吐露心声的孩子,揭露了“好孩子”内心的B面:从小到大,我被要求要给弟弟妹妹让路,肩负父母的期望,做好老师的助手,做好同学的榜样。情绪低落时,我会告诉自己要忍耐。“我觉得,如果还要活下去,就要忍耐到不再贪图生命的那一天……”直到今天,张丽珊还记得这个孩子最直接的印象——一张凄惨的脸。 “鸡宝宝”风潮下的学业压力、网络与校园暴力、青春期的敏感与多思、矛盾重重的亲子关系……其实,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并不总是无忧无虑、平静如水的,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引发心理危机的导火索,遗传、环境等不同层面压力的叠加,也会使抑郁一步步滋长。 “乖孩子”的真实独白告诉我们: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倾向于选择压抑。沉默的背后,或许是亲子、师生关系中的沟通障碍。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报道,经常潜伏在青少年“自杀群”中的许世海提到,不止一个年轻人告诉他,日常烦恼几乎没有出口。一名18岁的男孩告诉他,他很少向别人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父母觉得他衣食无忧,认为他无病呻吟,老师经常责怪他。这些都让他自我怀疑,越来越敏感。“他们压抑得太久了”,许世海说,“就像装了很久油的汽油桶,只需要一个火花就能引爆。” 过度的社会责任束缚,也可能让真实情感难以表达:一些“好孩子”之所以不愿谈及自己的痛苦,恰恰是因为他们太过礼节、太过体谅别人,总担心倾诉自己的痛苦会给他人带来麻烦;有的孩子认为,那些乖巧的表现,不是自己愿意,而是为了取悦大人;还有的孩子则认为自己的“不满”是错误的,满心自责……某种程度上,“懂事”只是压抑不满之后,浮现出来的虚幻表象。 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志燕认为,如果求助渠道被堵死,人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心理危机风险也会增大。对于青少年来说,压抑负面情绪,全部自己消化,很容易走上过于绝对化、非黑即白的思维路径,甚至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比如,有的孩子认为父母经常吵架是自己的责任,或者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来“换取”家庭和睦。“都是我的错”,成为典型的认知误区,让不少青少年一步步陷入心理危机。 心头蒙上尘埃,一切真的都这么突然吗? 当孩子说“人生毫无意义”时,你是否会习惯性地回避这个问题?当孩子屡次要求转学,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时,你是否会敷衍地说“别想太多”? 其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从产生负面情绪到抑郁再到出现自杀念头,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异常行为。换言之,一切都不是那么“突然”。 在中国研究自杀问题数十年的专家费利鹏指出,9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会出现明显迹象。“看看孩子的手臂就知道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8年的张丽珊认为,青少年在自杀前往往会有一些迹象,比如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情绪低落、食欲急剧下降,以及抓破手指、手臂直到流血等自残行为。因此,家长和学校要善于捕捉类似的信号,而不是视而不见。 此外,“真正想自杀的人不会大声说出来”也是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日常生活中心理健康50问》指出,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一个表达自杀想法的人并不“认真”,而这种有意无意的乐观与忽视,可能会妨碍我们及时帮助那些深陷痛苦、想要自杀的人。 人们不应该等问题逐渐恶化后才去关注,而应该多关注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我太笨了”、“我成功纯粹是运气好”、“我永远都不会受人欢迎”,陈志燕认为,当孩子表现出严重低估自己、对未来悲观的时候,其实就有患上抑郁的风险。这时候,学校和家长就应该警惕,必要时引导孩子寻求专业帮助。 “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正如很多孩子在看电视剧时都会问出这个“自我反省的问题”一样,由于青少年认知能力有限,可能存在将对事物的理解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这容易导致未成年人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在陈志燕看来,缺乏辩证思维,往往是因为成长环境引导和激发不足。在日常教育中,要引导孩子从利弊等不同角度客观全面地认识问题。她特别指出,“谦虚不等于抹杀事实”。比如考试成功,当然要感谢老师的教育、家长的监督,但孩子要意识到,这主要是自己认真备考、冷静答题的功劳。如果明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却认为完全是运气好,认为自己没有多大能力,这显然是对自我价值的过度低估。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困境 很多缺乏自信、抑郁心神不宁的孩子,都有一个爱把孩子的“港湾”变成“战场”的父母。电影《伯德小姐》中,女主角的妈妈就是“不好好说话”的典型:当孩子说想去更有文化的地方时,妈妈说“我怎么可能养出你这么自以为是的人?”;当孩子想报考美国东海岸的大学时,妈妈嘲讽“你反正也考不上那里的学校,连驾照都考不上”。然而,与电影中女主角最后选择跳下车以示反抗不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乖孩子”只会在心里对大人失去信任,然后悄悄关上沟通的大门。 “如果解决孩子的问题需要10次心理咨询,家长往往要来7次。”张丽珊在《青春期别迷茫:一本写给男孩女孩心灵成长的书》一书中说,父母是改善青少年抑郁的宝贵情感资源。如果家庭能给予足够的温暖和支持,能帮助孩子抵御很多外界刺激和压力。但张丽珊发现,很多家长不愿意改变自己有问题的价值观、情绪管理和沟通模式,这让孩子很难与父母重建信任,甚至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有一次,一个孩子因为抑郁,无法专心学习。张丽山告诉孩子妈妈:“你的孩子不是懒,而是有病,相当于肢体病,比如粉碎性骨折,现在就别逼他了。”然而,这位家长回家后,却对孩子叹息哭泣,说“你把我折磨死了”、“求求你好好学习吧”。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张丽珊建议,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懂得读懂孩子的表情,说话时注意孩子的面部表情。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的情绪变化,要引导孩子表达情绪,而不是反驳和否定孩子的观点和感受。陈志燕也认为,“家长要学会适度地把意见放在心上”,相信孩子会慢慢成长、成熟,没必要急于评价或引导。 近年来,国家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心理咨询室、开设大众化课程。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探索开展抑郁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并确立了到2022年全社会抑郁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等工作目标。 陈志燕分析,引导学生参观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抑郁公益讲座等,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必备的心理知识,还能让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降低求助门槛。但不少学校还存在师资力量有限、课时不足、个人隐私保护不力等问题。 张丽珊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分诊台”。她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室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分流的作用,比如提醒家长、老师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告诉家长孩子需要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等。 “我的好朋友得了抑郁,我该怎么帮助他?”现实中,不少心理咨询都会遇到这样的疑问。由于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应对此类问题的能力有限,还可能被抑郁感染。青少年互相帮助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因此,陈志燕提醒,遇到此类情况时,要通过日常的科普宣传告诉青少年:他们最应该做的是鼓励身边的朋友向专业人士或老师寻求帮助。(任冠卿)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