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 >>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五年级后,她为何遭遇女孩间的战争?
详细内容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五年级后,她为何遭遇女孩间的战争?

时间:2024-06-15 11:07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少女间的战争

“不是忠妻”、“太过妖娆”……她发现后排总有女同学议论她,嘲笑她长大了还不穿内衣,内衣宽松到露出边边角角——李玲

对于1996年出生的李玲来说,小学生活分为五年级之前和五年级之后两个阶段。

五年级之前的一切都充满阳光,她是活泼的班长,班里的文艺骨干,经常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参加晚会,享受舞台,享受被关注的感觉。李玲也是个优等生,但不是那种只会用功学习的优等生,偶尔会耍小聪明,有空就抄作业;她每天练钢琴,偶尔还会把钢琴声录下来循环播放,以欺骗父母。闲暇之余,她会偷偷看言情小说,最喜欢的是《麻雀要革命》,讲的是“纯情少女追爱情”和“挣脱命运的桎梏”的故事。

李玲从不缺少朋友,与男孩女孩都能相处融洽。她似乎很受欢迎。但2006年,当她进入小学五年级时,一切都突然改变了。

那年秋游,一个男同学当众向她表白,李玲并不喜欢他,但她又不知道该如何拒绝,耳边响起同学们的欢呼声,脑海里浮现出言情小说中浪漫爱情的描写,就这样,李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他的女朋友。

从此以后,李玲要是跟别的男生说话,就会被当成“不是个好老婆”“太挑逗”的证据。她发现后排总有女同学议论她,嘲笑她长这么大了还不戴胸罩,宽松的内裤边缘露在外面。

虽然离得很远,听不到同学们的评论,但李玲知道他们在谈论她,因为他们会盯着她看,翻白眼,撇嘴,微笑。如果孩子们想表达他们讨厌某个人,他们可以表现得很清楚。

她知道有人在学校论坛上专门发帖骂她丑,还有人去找老师告发她,诬告她考试作弊。

李玲给所谓的男朋友写了一封信,委婉地拒绝了他,理由是“我们两个都要专心学习”。她以为自己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一切就都恢复正常了。没想到,这却被当成了她是“绿茶婊”的证据。小孩子可能不懂“绿茶婊”的确切含义,但只要够侮辱就行了。

五年级时,李玲竞选班长失败,随后又竞选几次班委都失败,她直观地感受到了自己在班里受欢迎程度的变化。

那年李玲生日,父母给了她50元钱,让她邀请朋友们一起过生日。以前李玲身边都是朋友,只要她一声号召,大家就会响应;现在,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生日那天,李玲邀请一个看似友善的女孩去肯德基吃饭,女孩告诉她今天是她的生日,问她是否想去肯德基。女孩去了,但李玲还是很伤心。“我觉得我付钱让她去,她只是来吃肯德基的,不是来给我过生日的。”

直到上大学,李玲都不愿意过生日,因为她不相信有人会真心祝她生日快乐。今年26岁的她,读了《少女地下战》这本书,才知道自己正遭遇校园霸凌。

电影《美好的一天》

只有小孩才能看见的鬼魂

2002年出版的《女孩的地下战争》是第一本讨论女性欺凌问题的专著,作者西蒙斯采访了曾经被欺凌和欺凌者的女孩,她发现女孩通常不会像男孩那样用直接的攻击性语言或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女生攻击别人的方式比较隐蔽,会偷偷地眨眼、传纸条、散播谣言,用一些小动作让其他女生难堪,就像李玲所做的那样。

社会欺凌,也称为关系攻击,是女孩最常见的隐性攻击形式之一。

关系攻击,简单来说就是故意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伤害别人,比如突然冷漠、漠不关心、组小团伙针对他人、以分手相威胁,还有女生常说的“不管你怎么做这怎么做那,我都不跟你玩了”等等。

一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不算欺凌,只是女孩的社交能力不够成熟,长大了就没事了。但如果是社交能力不成熟,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是无意的、意外的,而李玲的同学明显是有意继续伤害她。

根据最早研究校园欺凌的挪威心理学家丹·奥维斯的定义,欺凌行为具有权力不平衡、故意伤害和反复发生三个基本特征,被欺凌者所遭受的伤害是界定校园欺凌最重要的标准,这种伤害既包括身体、财产损失等可见伤害,也包括精神上的痛苦。

因此,李玲遭遇的无疑是霸凌,这种霸凌行为对当事人的伤害极大,但老师或家长却很难察觉。

从此以后,李玲唱歌跑调了,上课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除了和同桌聊天,她尽量避免和男生交流。她越是想掩盖自己的错误,错误就越多,被人嘲笑的次数也越多。李玲的自尊心彻底崩溃了,她觉得自己很没用,长得丑,性格不好,不值得被人喜欢。

没有一个大人注意到李玲的变化,老师以为她还是同学们的宠儿,李玲和分手的闺蜜还是好朋友,其实,以前的闺蜜才是欺凌的始作俑者,她喜欢的就是那个向李玲告白的男生。

西蒙斯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描述这一现象:

我立刻想到了一些只有小孩才能看见鬼魂的恐怖电影。

成年人在同一个房间里,经历着同样的时刻,但却看不到周围发生了多少事情。因此,如果教室里的女孩悄悄地袭击某人,即使老师就在附近,袭击对象也是绝望、无助和孤立的。

在父母面前,女儿们还是一如既往的阳光、温柔、听话、乖巧。她们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阴暗面,像微笑的机器人一样听话、同意、点头。父母也一如既往地感到自豪——女儿还是乖巧乖巧的。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欺凌不需要理由

成都霸凌事件_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机构_校园霸凌心理辅导

“爱与恨都能让一个小团体更加团结,但我们偏偏选择了恨。就这么简单,却决定了一个初中女生四年的命运。”——吴云

2013年,刚上初三的吴云(化名)转学,同学薇薇(化名)是第一个向她示爱的人。一下课,薇薇就主动找她搭讪,陪她上厕所,一起吃午饭。和薇薇在一起,没有一刻是无聊的,因为她会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和薇薇玩了几天,有一次自习课,同桌突然一本正经的对乌云说,薇薇不是好人,离她远点好。乌云不理解,在她看来,薇薇皮肤白净,干净,学习成绩优秀,除了热情,有点粘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乌云问为什么,得到的回答很含糊:“人品不好。”

陪薇薇玩了一会儿,吴云发现班上其他同学都开始不理她了,她意识到这个“劝告”其实是“警告”——如果她不听,下一个就是她。

通过观察,吴云注意到了薇薇在班里的微妙处境。如果受欢迎的同学朗读或翻译了一段课文,当她走下讲台时,就会有人欢呼或尖叫。这是孩子们之间的潜规则。但当薇薇走下讲台时,没有一个同学做出任何表情。她仿佛被大家抛弃了一样。吴云还发现,薇薇平时很沉默寡言,只有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吴云知道,薇薇怕被她讨厌,所以在竭力讨好她。

渐渐地,乌云不再和魏伟说话,同学们嘲笑她的时候,乌云也会加入进来。渐渐地,乌云被同学们接受了,成为了这个团体中的一员。

有一天,薇薇不在家,乌云恶作剧地往她的书上滴了胶水。瓶子里的胶水所剩无几,所以没有滴出来,但薇薇刚好回来看到了。薇薇激动得把乌云骂了一顿,哭了起来。十多年过去了,但乌云还记得她那时的表情,白净的脸上满是泪水,嘴角还挂着讨人喜欢的微笑。

乌云没想到魏薇的反应这么强烈,也哭了起来。围观的同学们看到乌云哭了,纷纷站起来走到她身边,替她说话,指责魏薇“太过激”、“她只是开玩笑”、“她不是故意的,你喊干什么”……

“我做错了,却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和安慰,而她什么都没做,得到的只有孤独。”吴云说,“我想她独自面对我和站在我身后的同学,心里一定很绝望。我真的后悔,很后悔。”

电影《悲伤河》

初中毕业多年后,乌云偶然遇见初中好友,提起了这段往事。乌云问她,为什么当时大家都讨厌薇薇。好友想了想,语气轻松地说:“我不知道。”

或许原因没那么重要,甚至没有原因。吴云说:“爱与恨都会让一个小团体更加团结,而我们偏偏选择了恨。就这么简单,却决定了一个女孩初中四年的命运。”

好女孩不会生气

说到女生拉帮结派,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女生的天性。尤其是在各种宫斗剧、所谓“女主剧”的影响下,女人仿佛天生就喜欢拉帮结派,热衷于勾心斗角。女人虚伪、刻薄、两面派、心计。

但事实并非如此。

女孩将恋爱当作武器,并不是因为这是她们的天性,而是因为她们缺乏处理日常情绪(如不满、伤害、背叛和嫉妒)的工具。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每个人都需要发泄负面情绪的渠道。男孩可以直来直去,可以粗鲁无礼,可以专横跋扈,甚至会打架斗殴。“男子气概”这个词足以原谅男孩。

女孩做不到这一点。好女孩应该温柔、友好,并体谅周围人的情绪。社会规范要求女孩行为端正、听话、善于交际。“好女孩”应该受人喜欢、受欢迎,并且多说“是”,少说“不”。

女孩子从来不会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愤怒,也没人教过她们。她们只学会了如何不表达,如何压抑自己的情绪,如何露出甜美的笑容来满足父母的期望。

在正常的冲突中,两个人会用语言、声音或拳头来解决争端,问题得到解决,不会对关系造成任何影响。然而,如果愤怒无法表达,并且冲突中没有其他工具,关系本身就可能成为一种武器。

女孩子不可以跟别人大声争吵,也不可以以武力解决争端,她们能利用的只有人际关系。

虽然女孩们利用人际关系作为武器,但她们也很清楚,直接挑战另一个女孩并公然违反社会对女孩行为的期望,可能会让许多人反对她们。一个人太引人注目,而一个群体则不然。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参与冲突,没有一个女孩对她的攻击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在团体的掩护下,女孩们可以维护自己“乖乖女”的形象,同时宣泄内心莫名的愤怒。

加入团体可以让女孩们确信,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她们不会被抛弃。这进一步凸显了关系在女孩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于女孩来说,没有什么比独自站在操场边??、独自去餐厅或独自在走廊里徘徊更可怕的了。

西蒙斯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女孩们在愤怒至极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做。她们不想殴打她、散布谣言或质问她。她们只是想让她感到孤独。”

在一个又一个小团体的影响下,他们伤害了自己的朋友,也被朋友伤害,而他们自己却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

无人生还

“每个女孩要么是施暴者,要么是受害者。没有人可以幸免。”——赵睿

赵蕊(化名)在西北的一个小城市长大,2006年她进入高中,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习是第一要务,女生之间最常见的剧情就是谁突然不理谁,谁不跟谁玩了。

赵睿所在的宿舍有八个人,一个宿舍长。入学不久,宿舍长很快就成了另外七个女生争抢的对象。大家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宿舍里的灯晚上十点就熄灭了,熄灯之后,有的人要睡觉,有的人则聊天、走动、洗衣服。宿舍长会维持纪律,让大家尽快安静下来。

赵睿现在已经记不清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件事,可能是宿舍长的语气或者态度,引起了女生们的不满。宿舍长一进宿舍,大家就默契地闭嘴不说话,这让她清楚的意识到自己不受欢迎。每当宿舍长在关灯后大声说“XX,不要说话”的时候,赵睿和其他室友就会故意大声说话。

赵蕊记得有一次,宿舍长忍不住哭了起来,跑到隔壁宿舍诉说自己的委屈。薄薄的墙壁挡不住宿舍长的哭声,赵蕊听得一清二楚。但当时她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也不理解宿舍长为何会这么惨。

成都霸凌事件_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机构_校园霸凌心理辅导

高二文理科分班后,赵睿和室友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再也没有联系。直到高三的一次计算机课上,两人才偶然相遇。赵睿心怀愧疚,主动和室友打招呼。这一招呼“让室友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立刻想远离她。”

这一幕深深的刻在了赵蕊的脑海里,她不知道宿舍长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也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这么复杂。

高二的时候,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这名新同学来自富裕家庭,为人热情,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赵睿成了他们的目标。

在楼道里,新来的同学和小圈子的人会故意撞她、捉弄她,甚至扬言要找社会上的人来对付她,他们所营造的氛围让赵睿时刻都没有安全感。

赵蕊不知道对方到底怎么了,也没想过要跟对方沟通,只是在心里祈祷,求他放过自己,让自己专心学习。

赵睿从来没想过向大人求助,她以为老师会以“女孩子总是麻烦”为由不理她,妈妈会问“为什么他们只欺负你一个人?你做错什么了?”

威胁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她,但她没有人可以求助,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赵睿用“溺水”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

直到女孩转学,赵睿才松了口气。转学后的一天,女孩回宿舍看望朋友,就像赵睿主动和宿舍长打招呼一样,宿舍长也主动和赵睿打招呼。赵睿当时忙着写作业,没听到,就没接话。

女孩走后,室友们立刻过来询问她为什么不回应,周围人热切的目光让赵睿意识到,宿舍里的人都在等着看好戏。

赵睿是校园霸凌的施暴者,也是受害者。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觉得自己并不特殊,每个女孩要么是施暴者,要么是受害者,没有人可以幸免。

每个女孩都在拼命的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因为她们知道,如果摔倒了,就会摔得很惨。女孩们的亲密和嬉戏之下,似乎隐藏着某种恐惧。

无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十多年过去了,赵睿看到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还是会心悸。她不理解自己的行为,也不理解内心涌动的莫名情绪。在接受长期心理咨询、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后,赵睿发现自己的问题是极度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赵睿从小就被教育要专心学习,保持理性。不要有情绪和感觉。要压抑它们,不要去体验它们。

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教育她要听话,任何反抗都会遭到母亲严厉斥责。在家里,母亲和祖母都不会直接表达不满。她们还会翻白眼,利用其他家庭成员给她施加压力。

当别人的行为让赵睿感到困扰的时候,她会觉得生气或者愤怒,但同时又觉得自己现在的感受是不对的,她甚至不敢面对自己的情绪,更别说表达出来了。

赵睿回忆起自己对舍长的不满。舍长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别人的东西,她和其他女生都感到很生气。但她从未想过要向舍长指出这一点,并认为应该忍气吞声。

有时,当她再也忍不住时,她会爆发并大喊:“别拿我的东西!”然后,什么也没发生。没有进一步的交流。她只是发泄她的愤怒,但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赵睿反映,这么小的事,说说就能解决,但是当时谁也说不出来,他们恨的是什么,又说不出来。

在与女孩的对话中,西蒙斯发现女孩们拒绝最基本的冲突形式。她们的脑子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等式:冲突=损失。女孩们一致认为,“我不能告诉她我真正的想法,否则我们就不能做朋友了。”因此,女孩们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我没有生气”或“我不讨厌她”,用谎言来维持表面的和平。这种语言习惯和行为模式一直延续到成年。

图片来源:@

在职场上,女性会用微笑面对一切要求,哪怕这会损害她们的权利和职业发展;当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女性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在小圈子里拐弯抹角地抱怨。她们既想成为事业有成的女性,又想得到所有人的喜爱。这被称为“乖乖女综合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前副总裁吉尔·埃文斯在《像男人一样竞争,像女人一样赢得胜利》一书中探讨了女性在晋升中遭遇阻碍的原因。埃文斯认为,公平竞争的理念对于女性来说是矛盾的,“竞争不应该发生,如果发生了,就是越界了。”因此,女性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冲突。

女性如果在孩童时期没有学会如何处理冲突,成年后很难区分日常冲突和人身攻击。回避冲突或过分重视人际关系对女性的职业发展是有害的。

在家里,“好妈妈”无私、贴心、尽心尽力地为家庭付出,每天忙着做家务,视丈夫和孩子为“天堂”,最重要的是,她没有一点怨言。

一个“好妈妈”会用曾经约束自己的标准来约束女儿——她希望女孩上进、为理想而奋斗,但也要求她们谦虚、内敛、友善;她希望女孩靠自己闯出名堂,但也希望她们温柔听话,有朝一日成为“好妈妈”。

女孩,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但这必须在社会接受的范围内。

不管是“乖女孩”还是“好妈妈”,这些都是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无形枷锁,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深陷其中,无法逃脱。

在写书的过程中,西蒙斯不仅采访了当事人,还采访了被欺凌女孩的母亲。她发现,即便有女孩愿意向母亲吐露心声,但母亲们普遍缺乏应对欺凌的能力。她们不仅无力帮助女儿,而且很多母亲在听到女儿的经历后崩溃了,因为女儿的经历触发了她们内心深处埋藏的黑暗过往。她们也是女孩之间“战争”的受害者,她们小时候也曾遭受过这样的对待,和女儿一样,她们也曾如此孤独、绝望。

被枷锁所束缚,女孩子否定了自己伤害别人的能力,这无疑进一步巩固了“好女孩不生气”的社会刻板印象。

女孩会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躲在小团体里,用不正常的方式发泄。这进一步强化了另一种刻板印象——女孩天生卑鄙、虚伪、喜欢勾心斗角。

无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这不是她的错

被同学们讨厌,李玲把学习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再被老师讨厌,她就彻底完了。重点中学、实验班、名校、留学。李玲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天选之子”了。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机构_成都霸凌事件_校园霸凌心理辅导

但过去的永远不会过去。

有一次,她和一个外国男友去冰淇淋店,选口味的时候,他随口问她:“绿茶味?”她当场愣住了。“我做错了什么?”“他看穿我了吗?”“他怎么知道的?”……像是应激反应一样,一连串的问题突然浮现在李玲的脑海里。对方以为自己猜对了,开心地补充道:“很多女孩子都喜欢绿茶味。”

李玲这才回过神来,他说的是选择冰淇淋的口味,而不是叫她“绿茶婊”。

在异国他乡,在英语的语境中,在轻松的冰淇淋店里,和喜欢的男孩子聊天,李玲听到《绿茶》,就想到了《绿茶婊》。那个五年级的小女孩,还在呢。

读研二年级时,李玲搬出了学校公寓,和好友艾琳(化名)同住。可她没想到,这竟然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每当李玲说起高中时在清华、北大读书的同学时,爱琳就会说李玲很看不起那些非清华、非北大出身的学生。

李玲喜欢韩国男子组合、迪士尼和女性化的着装。艾琳说她“讨男性欢心”,她的审美是“白皙、年轻、苗条”。

李玲是南方人,说话带有口音。在李玲的生日聚会上,Irene问大家:“你们不觉得她说话带有口音吗?”

李玲和男性朋友出去玩的时候,Irene总会笑她太感情用事,“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

对于艾琳的所作所为,李玲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她认为问题并不在艾琳的身上,她完全相信艾琳的话。

她觉得自己太敏感了,自己做的还不够好,需要改正,只要改正了,艾琳就不会再让她难过了。

李玲回到了童年时代,尽力满足周围人的期望,但她发现自己做的一切都是错的。艾琳对李玲的影响越来越大,李玲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睡觉的时候,李玲的脑海里总是浮现着艾琳的话语,根本无法摆脱。

她痛哭流涕、失眠多梦,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幸好,和小时候不同,李玲长大后有了自我判断的能力。为了自救,她读了《情感勒索》、《煤气灯效应》、《少女地下战》等心理学书籍。她终于明白,艾琳的行为是欺凌,艾琳这样对待她,不是她的错。

李玲鼓起勇气和母亲谈话。母亲的反应很典型,她问母亲:“为什么别人只欺负你?”、“你做错了什么?”、“你是不是太敏感了?”李玲费了好大劲才让母亲明白,不是她太敏感,而是真的有人欺负她。

妈妈终于接受了她被欺负的事实,并再次质问她:“你为什么要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你怎么能允许别人这样欺负你?”

我妈妈说,如果有人这样对待她,她只会翻白眼并且再也不会和那个人说话。

为了治愈自己,李玲在日记和微博上大骂Irene,把Irene攻击自己的所有话都写下来并一一驳斥,骂了一年多之后,她终于放下了。

不过,李玲始终没有与艾琳对质。她曾想过在朋友圈曝光艾琳的行为,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想被人当成疯子。

经历了这么多,李玲终于不再猜测对方的心理,不再想“她为什么这样对我”、“她是不是讨厌我了?”如果得不到对方足够的尊重,她就会选择离开。

恶意。不止一个女孩跟我提过恶意。即使她们被欺负得那么惨,她们也不敢承认世界上有恶意的存在,直到她们成年,受到更多的伤害,并学习心理学书籍来拯救自己。

很多女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她们还在压抑自己的情绪,忽视自己的情绪,内化外界对“好女孩”的要求,一味地苛求自己,这也正是我们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只有列举女生遭遇的各种霸凌行为,让她们不再迷茫,才能让女生鼓起勇气去面对,在遭遇霸凌时告诉自己——

这不是我的错!

写在最后:

读了雪珠经过深入调查采访写下的这篇文章,我们感到震惊和痛心。

我们对有多少儿童遭受着无形的社会欺凌感到震惊;

我们心痛的是,孩子们不敢告诉父母或者老师这些经历,而是选择独自默默忍受;

我们如此爱孩子、如此关心老师,却可能无法感知静水的深度和看到房间里的鬼魂,这让我们感到心碎。

我们希望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长、更多的老师看到这篇文章,希望它能够再次引起社会对校园欺凌,特别是隐形校园欺凌的关注。

因此,我们呼吁: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地瓜瓜星球(ID: )。这里聚集了来自海淀、西城、顺义的传奇妈妈们,因为工作和地域的关系,能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大家分享北京御妈们的育儿新认知、新生活。

关于我们

营地教育 | 短期活动 | 课程规划 | 游戏化设计

如何利用游戏来设计人们喜欢的夏令营

Key Play 是一个位于成都的营地教育品牌,可帮助有10-18岁的青春期儿童的家庭解决假期中放松和学习的问题,并提供了深深的基于游戏的学习经验。

From 2015 to the , Key Play has more than 20 and camp for 青少年 aged 10-18: "-" Camp, "Elter" Camp, the Path of Human , " Flint" Film Camp, Egg Camp, Camp, World Camp, Camp, Game Camp, etc.

联系我们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 电话直呼

    • 19113215764
    • 19113215764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