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校园霸凌心理咨询|少年的你票房破 12 亿,校园欺凌现象引人深思,心理学家李小融谈看法时间:2024-08-15 11:18 李小荣,成都师范大学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名誉会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背景: 10月25日,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收获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截至11月8日,电影票房已突破12亿。周冬雨、易烊千玺的演技被大家称赞。与此同时,“校园霸凌”现象也被曝光。在知名问答平台上,话题#校园霸凌真的像《少年》里那么严重吗#获得了1000多条回复。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在校园遭遇霸凌的经历。校园霸凌离我们还远吗?学校和家长该如何预防校园霸凌?对此,心理学家李小荣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几天前刚看完这部电影,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给我留下的关键词有三个:惊险、觉醒、引发思考。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三点感受。 首先,影片所反映的校园霸凌事件已经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但是影片所揭露的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和恶劣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甚至包括相关专业人士的想象,也足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的高度关注。 另外,让人吃惊的是,这种校园霸凌的暴力程度如此严重,而电影中的老师、家长等事件的当事人却毫不知情,这也真实反映了现在的情况,校园霸凌事件往往要发展到最后,最后成为案件,涉及到法律问题,才会被公众所知,最后警方才会直接介入。类似的事情现在在社会上也有发生,这很发人深省,不管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他们的家长、老师,根本就没有参与到事件中,甚至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这很发人深省。 而且,直到电影结束,也没有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对三个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家庭情况有模糊的描述,但并没有进行合理而深刻的分析。当然,电影中也没有任何教育意义。虽然也是这样,虽然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校园欺凌的问题,但我们并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所以,虽然电影有艺术处理,但几乎符合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的场景。 说到这里,我也想谈一谈我对校园欺凌的一些建议。对于校园欺凌,尤其是学校老师、心理健康工作者等相关当事人,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去了解和调查事件本身。事情的性质和规模不能像电影里那样,到最后都一无所知。 当然,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也有专职教师从事相关工作。电影里也有这样的场景,老师说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但是基本没有学生。这说明在解决校园欺凌这个突出问题上,我们的措施往往没有落到实处,缺乏影响力。可以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大多是流于形式。 电影里还有一点很值得说,那就是魏莱、徐淼、罗婷组成的霸凌三人组,为什么他们的行为始终没有被老师和家长发现呢?这说明老师和家长对于当下的学生群体,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了解不够。这一点很重要,电影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老师和家长需要真正了解当下学生的现状,以及他们的活动规律。 我也想说,学校教育活动和家庭生活,包括课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可以考虑到校园霸凌事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希望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这件事情。包括学校、家庭、司法、公安、媒体,形成合力。 其实电影体现出来的针对女主角的暴力更像是热暴力,我们一般把校园霸凌造成的暴力分为两种——热暴力和冷暴力,电影体现出来的更多是热暴力,但在现实社会中,冷暴力可能更为常见,比如起侮辱性的绰号、集体孤立他人等都算是冷暴力。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冷暴力,因为此类事件更容易被忽视,发生的频率也更高。我还想说,冷暴力不只发生在同学之间,也包括老师、家长,他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很大,而行为的评价也会导致冷暴力,其后果不容小觑。 但无论是热暴力还是冷暴力,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即使是当事人的老师、家长,或者是局外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深入群体,也不大可能知道这些事情。事实上,这些事情发生得非常广泛,这也强化了我们的认知。 随着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现在有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动员学生“不看”暴力行为的发生。为什么现在校园欺凌事件这么频繁?就是因为当暴力行为发生时,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侵害,自己的权益在法律层面受到了侵害,只是觉得羞愧、难堪。愿意与老师、家长分享。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社会各方面,包括老师、家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水平还远远不够,希望通过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努力,能够给“年轻人”提供宽松的成长空间,更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封面新闻记者 李宇欣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